2008年11月27日 星期四

慈 心 的 修 習 (二)

經 論 編 集



怎 樣 對 治 瞋 恚

二 、 《 法 句 經 》 第 三 至 五 頌 和 《 中 部 》 第 一 二 八 經 ( 說 自 於 佛 陀 ) ( 譯 註 : 此 經 可 對 照 漢 譯 本 《 南 傳 法 句 經》 和 《 中 阿 含 經 》 第 七 十 二 《 長 壽 王 本 起 經 》 。)

「 他 罵 我 、 打 我 、 擊 敗 我 、 劫 奪 我 。 」 若 人 心 中 懷 有 這 般 仇 恨 , 瞋 恚 便 不 能 平 息 。
「 他 罵 我 、 打 我 、 擊 敗 我 、 劫 奪 我 。 」 若 人 捨 棄 心 中 這 般 仇 恨 , 瞋 恚 便 能 止 息 。

在 這 世 界 中 , 若 以 仇 恨 還 以 仇 恨 , 將 永 不 能 化 解 仇 恨 ; 只 有 以 慈 愛 , 才 能化 解 仇 恨 ---- 這 是 永 恆 不 易 的 古 代 聖 賢 法 。


三 、 《 增 支 部 》 五 : 一 六 一 經 ( 說 自 於 佛 陀 )

比 丘 們 , 有 五 種 方 法 能 消 除 怨 嫌 之 心 。 當 一 位 比 丘 內 心 生 起 怨 嫌 時 , 以 這 五 法 能 將 它 徹 底 盡 除 。 這 五 種 方 法 是 甚 麼 呢 ?
以 慈 心 來 對 待 你 所 怨 嫌 的 人 , 這 可 使 你 對 他 的 怨 嫌 得 以 消 除 。
以 悲 心 來 對 待 你 所 怨 嫌 的 人 , 這 也 可 使 你 對 他 的 怨 嫌 得 以 消 除 。
以 捨 心 來 對 待 你 所 怨 嫌 的 入 , 這 也 可 使 你 對 他 的 怨 嫌 得 以 消 除 。
不 去 想 、 不 理 會 你 所 怨 嫌 的 人 , 這 也 可 使 你 對 他 的 怨 嫌 得 以 消 除 。
你 也 可 對 你 所 怨 嫌 的 人 作 自 受 業 報 想 : 「 此 人 是 作 業 者 , 也 是 業 的 繼 承 者 ; 他 所 作 的 業 將 成 為 他 的 母 胎 、 將 成 為 他 的 親 族 、 將 成 為 他 的 依 歸 。 無 論 他 所 作 的 是 善 或 惡 , 他 都 會 自 受 業 報 的 。 」 這 也 可 使 你 對 他 的 怨 嫌 得 以 消 除 。
以 上 五 法 能 消 除 怨 嫌 之 心 , 當 一 位 比 丘 內 心 生 起 怨 嫌 時 , 以 這 五 法 能 將 它 徹 底 盡 除 。


慈 心 的 利 益


四 、 《 中 部 》 第 二 十 一 經 ( 說 自 於 佛 陀 ) ( 譯 註 : 此 經 可 對 照 漢 譯 本 《 中 阿 含 經 》 第 一 九 三 《 牟 犁 破 群 那 經 》。 )

比 丘 們 , 他 人 對 你 的 言 說 有 以 下 五 種 的 模 式 : 它 或 許 是 合 時 或 不 合 時 、真 實 或 虛 偽 、 柔 和 或 粗 惡 、 隨 順 法 義 或 不 隨 順 法 義 、 發 自 慈 心 或 發 自 瞋 恚 。
猶 如 一 個 人 拿 著 泥 鏟 和 簍 走 來 對 你 說 : 「 我 將 會 挖 盡 這 大 地 的 泥 土 。 」隨 後 他 到 處 挖 掘 、 到 處 撒 倒 、 到 處 奔 走 , 并 說 著 : 「 挖 盡 大 地 土 , 挖 盡 大 地 土 。 」 比 丘 們 , 你 們 認 為 如 何 ? 這 人 能 挖 盡 大 地 的 泥 土 嗎 ? 不 能 , 世 尊 。 為 什 麼 呢 ? 因 為 大 地 甚 深 , 不 可 計 量 , 大 地 的 泥 土 不 可 能 被 挖 盡 。 這 人 只 會 空 自 疲 勞 , 失 望 而 回 。 ( 譯 註 : 這 裏 是 以 大 地 來 比 喻 慈 心 之 人 的 心 量 甚 深 、 廣 大 和 無 量 , 而 挖 地 之 人 ---- 說 惡 言 之 人 只 會 空 自 疲 勞 , 失 望 而 回 。 ) 又 猶 如 一 個 人 拿 著 紅 、 黃 、 藍 等 各 色 的 顏 料 走 來 對 你 說 : 「 我 能 繪 畫 圖 畫 , 我 將 把 圖 畫 繪 在 虛 空 之 中 。 」 比 丘 們 , 你 們 認 為 如 何 ? 這 人 能 把 圖 畫 繪 在 虛 空 之 中 嗎 ? 不 能 , 世 尊 。 為 什 麼 呢? 因 為 虛 空 無 形 、 不 可 見 , 圖 畫 不 可 能 繪 在 虛 空 之 中 。 這 人 只 會 空 自 疲 勞 , 失 望 而 回 。 ( 譯 註 : 這 裏 是 以 虛 空 來 比 喻 慈 心 之 人 的 心 量 如 虛 空 般 無 所 障 礙 , 而 繪 畫 之 人 ---- 說 惡 言 之 人 只 會 空 自 疲 勞 , 失 望 而 回 。 )

所 以 , 比 丘 們 , 他 人 對 你 的 言 說 有 以 下 五 種 的 模 式 : 它 或 許 是 合 時 或 不合 時 、 真 實 或 虛 偽 、 柔 和 或 粗 惡 、 隨 順 法 義 或 不 隨 順 法 義 、 發 自 慈 心 或 發 自 瞋 恚 。 你 們 應 該 這 樣 修 習 ---- 讓 自 己 的 內 心 保 持 不 受 動 搖 , 也 不 以 惡 言 回 報 ; 自 己 將 安 住 於 善 意 、 悲 憫 、 慈 心 與 無 瞋 之 中 ; 自 己 將 內 心 的 慈 愛 散 發 至 這 人 身 上 , 也 把 這 甚 深 、廣 大 、 無 量 、 無 怨 、 無 瞋 的 慈 心 散 發 遍 及 整 個 世 間 --- 你 們 應 該 這 樣 修 習 。 即 使 有 強 盜 兇 殘 地 以 利 鋸 肢 解 你 , 若 你 因 而 心 生 瞋 恨 , 這 仍 未 算 是 依 我 的 教 法 而 行 。 比 丘 們 , 你 們 應 將 這 利 鋸 喻 常 記 於 心 。


五 、 《 如 是 語 》 第 二 十 七 經 ( 說 自 於 佛 陀 )

比 丘 們 , 無 論 是 什 麼 的 世 間 功 德 , 也 不 及 慈 心 解 脫 功 德 的 十 六 分 之 一 。」 心 所 散 發 的 明 亮 、 光 芒 和 光 輝 遠 遠 勝 於 其 餘 的 世 間 功 德 .

正 如 夜 空 眾 星 的 光 輝 , 不 及 明 月 光 輝 的 十 六 分 之 一 , 明 月 所 散 發 的 明 亮、 光 芒 和 光 輝 遠 遠 勝 於 眾 星 的 光 輝 。 又 如 在 雨 季 最 後 一 個 月 的 秋 天 睛 空 裏 , 太 陽 所 散 發 的 明亮 、 光 芒 和 光 輝 能 驅 除 天 空 中 所 有 的 黑 暗 。 也 如 黑 夜 轉 為 黎 明 , 晨 星 散 發 出 它 們 的 明 亮 、 光芒 和 光 輝 。 如 是 無 論 什 麼 的 世 間 功 德 , 也 不 及 慈 心 解 脫 功 德 的 十 六 分 之 一 。 慈 心 所 散 發 的 明亮 、 光 芒 和 光 輝 遠 遠 勝 於 其 餘 的 世 間 功 德 。


六 、 《 增 支 部 》 十 一 : 十 六 經 ( 說 自 於 佛 陀 )

比 丘 們 , 若 於 慈 心 解 脫 能 培 育 、 數 數 修 習 、 以 此 為 筏 乘 、 以 此 為 根 基 、使 它 建 立 、 使 它 堅 固 、 善 加 受 持 , 能 得 十 一 種 利 益 。 那 十 一 種 利 益 是 甚 麼 呢 ?

那 是 ---- 睡 時 安 寧 ; 醒 時 安 寧 ; 不 造 惡 夢 ; 為 人 所 愛 敬 ; 為 非 人 所 愛 敬 ; 受 諸 天 守 護 ; 不 會 遭 遇 火 燒 、 毒 害 和 刀 傷 ; 易 於 入 定 ; 面 貌 安 詳 ; 臨 終 時 不 昏 亂 ; 若 未 能 達 至 最 高 的 解 脫 , 死 後 也 能 投 生 於 天 界 ( 梵 天 ) 。


七 、 《 相 應 部 》 二 十 : 三 經 ( 說 自 於 佛 陀 ) ( 譯 註 : 此 經 可 對 照 漢 譯 本 《 雜 阿 含 經 》 第 九 九 八 經 。 )

比 丘 們 , 正 如 女 多 男 少 的 部 族 , 易 於 受 到 盜 賊 所 侵 擾 一 樣 , 一 位 不 培 育、 不 數 數 修 習 慈 心 解 脫 的 比 丘 , 也 是 易 於 受 到 非 人 所 侵 擾 。 正 如 女 少 男 多 的 部 族 , 不 易 受 到 盜 賊 所 侵 擾 一 樣 , 一 位 培 育 、 數 數 修 習 慈 心 解 脫 的 比 丘 , 也 是 不 易 受 到 非 人 所 侵 擾 。 因 此 ,比 丘 們 , 你 們 應 這 樣 修 習 ---- 培 育 慈 心 解 脫 、 數 數 修 習 、 以 此 為 筏 乘 、 以 此 為 根 基 、 使 它 建 立 、 使 它 堅 固 、 善 加 受 持 。


八 、 《 增 支 部 》 一 : 六 十 三 至 六 十 五 ( 說 自 於 佛 陀 )

比 丘 們 , 若 果 一 位 比 丘 培 育 慈 心 即 使 短 至 彈 指 一 刻 之 間 , 他 都 可 配 稱 為 比 丘 。 他 於 禪 修 沒 有 乏 少 、 他 行 踐 佛 陀 所 行 、 他 依 隨 佛 陀 所 教 、 他 沒 有 枉 受 入 村 所 乞 的 施 食。 因 此 , 他 沒 有 任 何 的 過 失 可 受 人 苛 責 。


九 、 《 長 部 》 第 三 十 三 經 ( 說 自 於 舍 利 弗 尊 者 ) ( 譯 註 : 此 經 可 對 照 漢 譯 本 《 長 阿 含 經 》 第 九 《 眾 集 經 》 。)

同 修 們 , 若 果 一 位 比 丘 這 樣 說 : 「 當 慈 心 解 脫 已 培 育 、 數 數 修 習 、 以 此 為 筏 乘 、 以 此 為 根 基 、 使 它 建 立 、 使 它 堅 固 、 善 加 受 持 , 但 瞋 恚 仍 能 入 侵 內 心 及 徘 徊 不 去 . 」 其 他 的 比 丘 應 這 樣 告 誡 他 : 「 不 要 這 樣 說 , 尊 者 不 要 這 樣 說 。 不 要 曲 解 佛 陀 的 教 義 , 曲 解 佛 陀 教 義 的 人 不 獲 善 利 。 佛 陀 不 是 這 樣 說 的 。「 同 修 們 」: 當 慈 心 解 脫 已 培 育 、 數 數 修 習 、 以 此 為 筏 乘 、 以 此 為 根 基 、 使 它 建 立 、 使 它 堅 固 、 善 加 受 持 , 但 瞋 恚 仍 能 入 侵 內 心 及 徘 徊 不 去 。 「 這 樣 的 事 情 是 不 可 能 的 , 不 會 發 生 的 。 因 為 , 從 瞋 恚 中 解 脫 出 來 , 就 是 慈 心 解 脫 。


慈 心 的 禪 觀


十 、 《 經 集 》 第 八 章 《 慈 心 經 ( 說 自 於 佛 陀 ) ( 譯 註 : 此 經 可 參 閱 郭 良 鋆 所 譯 的 《 經 集 》 , 由 中 國 社 會 科 學 出 版 社 出 版 。 )

一 個 欲 修 行 善 法 而 達 到 安 穩 的 行 者 , 應 具 備 以 下 的 德 行 ---- 具 有 處 事 能 力 、 誠 實 、 率 直 、 平 易 近 人 、 柔 和 、 沒 有 驕 慢 。
知 足 、 易 於 供 養 、 少 事 務 、 生 活 簡 樸 、 感 官 平 靜 、 審 慎 、 謙 虛 、 不 貪 著 村 落 所 布 施 的 供 養 。
那 怕 是 最 細 微 的 惡 行 也 不 會 作 , 所 以 不 會 受 到 智 者 所 苛 責 。 他 這 樣 觀 想: 「 讓 所 有 眾 生 安 全 和 快 樂 ; 讓 所 有 眾 生 有 一 顆 快 樂 的 心 。
無 論 是 任 何 生 命 , 不 管 強 的 或 弱 的 ; 長 的 、 大 的 或 中 等 的 ; 短 的 、 小 的 或 粗 的 。
可 以 看 見 或 不 可 看 見 ; 居 住 在 遠 或 在 近 ; 已 經 存 在 或 將 會 出 生 。 願 他 們 都 有 一 顆 快 樂 的 心 。
願 沒 有 人 會 去 傷 害 他 人 ; 到 處 也 沒 有 人 輕 蔑 他 人 ; 沒 有 人 由 於 憤 怒 或 怨 恨 , 而 希 望 他 人 得 禍 害 。 」
猶 如 慈 母 不 惜 以 自 己 的 生 命 , 來 保 護 自 己 唯 一 的 兒 子 。 修 行 者 應 對 一 切 眾 生 , 持 有 平 等 無 礙 的 慈 心 。
修 行 者 應 對 整 個 世 間 , 持 有 平 等 無 礙 的 慈 心 。 無 論 眾 生 在 上 方 、 下 方 或 在 周 圍 , 均 沒 有 妨 礙 , 沒 有 僧 恨 , 沒 有 對 抗 。
無 論 是 站 立 、 行 走 、 坐 下 或 躺 臥 , 內 心 也 不 昏 昧 。 修 行 者 應 行 踐 以 上 的 正 念 。 人 們 說 : 「 這 就 是 聖 者 的 境 界 。 」
不 隨 順 邪 見 、 有 德 行 、 具 智 慧 、 超 越 欲 樂 的 貪 著 , 此 人 肯 定 不 會 再 入 胎 ( 譯 註 : 即 不 會 再 到 欲 界 受 生 , 達 三 果 或 以 上 的 解 脫 ) 。


十 一 、 《 無 礙 解 道 》 中 關 於 修 習 慈 心 的 次 第 ( 相 傳 說 自 於 舍 利 弗 尊 者 )

慈 心 可 以 「 向 不 分 類 別 所 有 的 眾 生 」 「 向 特 定 類 別 的 眾 生 」 「 向 特 定 方 向 的 眾 生 」 三 種 不 同 的 方 法 來 散 發 以 修 習 慈 心 解 脫 。
向 不 分 類 別 所 有 的 眾 生 散 發 慈 心 有 如 下 五 方 面 ----
願 所 有 眾 生 脫 離 瞋 恨 、 苦 惱 、 不 安 及 願 他 們 幸 福 快 樂 。
願 所 有 呼 吸 者 … …
願 所 有 生 命 … …
願 所 有 的 人 … …
願 所 有 具 色 身 者 脫 離 瞋 恨 、 苦 惱 、 不 安 及 願 他 們 幸 福 快 樂 。
向 特 定 類 別的 眾 生 散 發 慈 心 有 如 下 七 方 面 ----
願 所 有 女 人 脫 離 瞋 恨 、 苦 惱 、 不 安 及 願 她 們 幸 福 快 樂 。
願 所 有 男 人 … …
願 所 有 聖 者 … …
願 所 有 凡 夫 … …
願 所 有 諸 天 … …
願 所 有 人 類 … .
願 所 有 在 惡 道 中 的 眾 生 脫 離 瞋 恨 、 苦 惱 、 不 安 及 願 他 們 幸 福 快 樂 。 向 特 定 方 向 的 眾 生 散 發 慈 心 有 如 下 十 方 面 ----
願 東 方 的 所 有 眾 生 脫 離 瞋 恨 、 苦 惱 、 不 安 及 願 他 們 幸 福 快 樂 。
願 西 方 的 所 有 眾 生 … …
願 北 方 的 所 有 眾 生 … …
願 南 方 的 所 有 眾 生 … …
願 東 南 方 的 所 有 眾 生 … …
願 西 北 方 的 所 有 眾 生 … …
願 東 北 方 的 所 有 眾 生 … …
願 西 南 方 的 所 有 眾 生 … …
願 下 方 的 所 有 眾 生 … …
願 上 方 的 所 有 眾 生 脫 離 瞋 恨 、 苦 惱 、 不 安 及 願 他 們 幸 福 快 樂 。 ( 譯 註 : 在 東 方 至 上 方 的 十 個 不 同 方 向 之 中 , 也 各 各 包 含 以 下 各 類 眾 生 ---- )
願 所 有 呼 吸 者 … …
願 所 有 生 命 … …
願 所 有 的 人 … …
願 所 有 具 色 身 者 … …
願 所 有 女 人 … …
願 所 有 男 人 … …
願 所 有 聖 者 … …
願 所 有 凡 夫 … …
願 所 有 諸 天 … …
願 所 有 人 類 … …
願 所 有 在 東 方 的 惡 道 眾 生 脫 離 瞋 恨 、 苦 惱 、 不 安 及 願 他 們 幸 福 快 樂 … …
願 所 有 在 上 方 的 惡 道 眾 生 脫 離 瞋 恨 、 苦 惱 、 不 安 及 願 他 們 幸 福 快 樂 。


十 二 、 《 分 別 論 》 中 的 《 無 量 分 別 》 ( 相 傳 說 自 於 佛 陀 )

一 位 比 丘 怎 樣 使 自 己 遍 滿 慈 心 而 散 發 遍 及 至 整 個 方 向 呢 ? 這 正 如 當 他 看 見 親 愛 的 人 時 所 感 受 到 的 友 善 情 感 , 他 就 如 這 樣 將 慈 心 散 發 至 所 有 眾 生 。

( 待續 )

2008年11月26日 星期三

佛陀的兩種主要禪修方法

本文編譯自"Kya Buddha Dukkhavadi The?",2000年5月於尼泊爾出版,葛印卡老師希望能澄清大家對於佛陀教誨的普遍誤解。


為了過快樂和諧的生活,消除一切苦厄,佛陀傳授了許多禪修的方法。當然,最主要的兩種方法是內觀與慈悲觀。

一. 內觀禪修(Vipassana meditation)

內觀讓禪修者以道德為根基,而能掌握住心,培養出實證的智慧,來消除所有貪愛與嗔恨的雜染。內觀是一種實際的方法,在當下就可以得到益處,就像以前一樣。佛陀的時代,有數百萬人歷經生命的苦痛,透過內觀得到了解脫。

例子:Kisa Gotami

Kisa Gotami結婚多年,一直苦於無子。最後她終於生下一個兒子,她快樂得難以形容。彷佛天神賜予她寶藏。然而,沒有幾年,她的獨子死于蛇咬。她陷入了深沉的痛苦。其他人都受不了她的悲苦。這位憂苦的婦人遇見佛陀,學習了內觀,她不僅脫離了兒子的死亡之苦,也脫離了無盡的輪回之苦。她的餘生都用來幫助其他受苦的女人離苦。

另一個例子:Patacara

Patacara是舍衛城(Savatthi)的一位富家千金。她從小就生活在奢華中。不幸的是,她陷入了熱情的流沙,與家中的年輕僕人私奔。多年過去了,她開始返家的旅程,準備回去看父母。但是發生了災難,她不僅失去了丈夫,也失去了兩個兒子。她在極度的悲傷中抵達了舍衛城,但是看到城外有三個火葬柴堆正在燃燒。當她震驚地發現這三堆柴燒的是她自己的母親,父親與唯一個哥哥時,不難想像她的震驚。(他們的住處在前一晚的地震中坍塌了。)現在這位不幸的女人在世上已經沒有親人了。這種悲哀實在難以忍受,因此她完全瘋了。這時候她碰到了佛陀,學習了內觀。修習內觀後,她發現這個好方法不僅讓她解脫失去至親的痛苦,也能解脫所有生死輪回的痛苦。她開始為其他人服務,幫助許多人過著快樂的生活。

即使在今天,這個方法仍有同樣的效果,在內觀正道上踏出的每一步都是有效的。修習內觀的人雖然面對複雜的世俗問題,仍然可以過著快樂平靜的生活。成千上萬禪修者的經驗就是鐵證。全世界各行各業的人參加過內觀課程。他們的心因為失去至親而痛苦:他們的母親,父親,兒子,女兒,丈夫,妻子。或因為現代生活的壓力而感到沮喪失眠。他們因為失去金錢,地位,權勢而痛苦,或在人際關係上感到失望。他們因為各式各樣的問題而懷憂喪志。但是,在內觀十日課程結束時,我們總是會看到他們的臉上閃耀著平靜與快樂的光芒。

有許多例子,認真精進的內觀禪修者會以極大的毅力面對絕症的痛苦如癌症,不願意服用強力的止痛藥或使他們失去知覺的藥物。他們選擇以完全的清醒覺知來面對死亡,以平靜而警覺的心赴死。還有什麼比內觀更好的藥物能醫治苦難!

每年都有成千上萬滿懷復仇烈焰的監獄受刑人來經歷內觀課程的洗禮。他們在深入內在實相的十天探索之後,我們一再見證他們的成果。他們含著眼淚接受自己的錯誤;他們不再在復仇的灰燼中打滾,而開始對其他人產生慈悲心。這些例子每天都會上演,示範著佛陀教誨的獨特實用性。這些例子都直接證實了佛陀教誨在當下的效果。



二. 慈悲觀(Metta bhavana)

佛陀的教誨不是空中閣樓。不提供虛假的希望。佛陀教導我們要腳踏實地,尋求體驗自身內在的實相。禪修者從自己內在去直接體悟,每當他對其他人產生敵意或怨恨時,在這個時刻,他都會變得激動不安。他失去了內心的平靜。
Ashantasya kuto sukham?
失去內心平靜的人,就不會快樂。

他自己觀察到正法的運作:當他失去內心平靜時,他是如何遠離快樂。他清楚瞭解,每當他產生憤怒或怨恨或敵意時,他自己是不淨雜染的第一個受害者。在這個時刻,他會變得激動不安。他也會體驗到,當他消除這些雜染後,他是多麼快樂與平靜。因此,他一再地思惟著:
Aham avero homi, abyapajjo homi, anigho homi, sukhi attanam pariharami.
願我能遠離敵意,遠離怨恨,遠離憤怒。願我能體驗內心的平靜。

這種情操不是靠一廂情願的想法。只有透過修習內觀,開始消除不淨雜染之後,才能夠修習慈悲觀(慈悲的禪修)。心中自然會希望所有其他人─不管是朋友,親戚,或不認識的人,(看得到或看不到的),都能夠擺脫不淨雜染,變得快樂與平靜。

Matapitu acariya natisamuha, avera hontu, abyapajja hontu, anigha hontu,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願我的母親與父親,老師,鄰居,都能夠遠離敵意,遠離怨恨,遠離憤怒。願他們都能在內心體驗到平靜。

Arakkhadevata, bhumatthadevata, rukkhatthadevata, akasatthadevata avera hontu, abyapajja hontu, anigha hontu,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願守護神,樹神,天空之神都遠離敵意,遠離怨恨,遠離憤怒。願他們都能在內心體驗到平靜。

Puratthimaya disaya, pacchimaya disaya,
Uttaraya disaya, dakkhinaya disaya,
Hetthimaya disaya, uparimaya disaya,
Puratthimaya anudisaya, pacchimaya anudisaya,
Uttaraya anudisaya, dakkhinaya anudisaya,
東,西,北,南,上,下,東南,東北,西北,西南;十方眾生

Sabbe satta, sabbe pana, sabbe bhuta, sabbe puggala,
Sabbe attabhavapariyapanna, sabba itthiyo sabbe purisa,
Sabbe ariya, sabbe anariya, sabbe deva, sabbe manussa,
Sabbe amanussa, sabbe vinipatika.
一切有情,所有動物、生物,一切已出生的眾生,無論男女、賢聖、凡俗,人與非人,及所有惡道的眾生,

Avera hontu, abyapajja hontu, anigha hontu,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都遠離敵意,遠離怨恨,遠離憤怒。願他們都能在內心體驗到平靜。

如此清除所有不淨雜染,享受到真正的平靜與快樂,內觀禪修者祝願一切眾生都平靜快樂。

當一個人參加嚴格的十日內觀課程或更長的課程,清除心中的貪愛與瞋惡,他就可以在課程的最後一天,以歡喜愉悅的心來修習慈悲觀。

許多人都讀過Gita(印度史詩)上的這段話:
Advesta sarvabhutanam maitrah karuna eva ca.
對眾生沒有怨恨,而是帶著慈悲。

現在他們學到了實際的方法,消除了對一切眾生的怨恨,因此得到真正的福祉,對一切眾生產生慈悲。

當他們有機會成為 nirvairah sarvabhutesu-對一切眾生都沒有敵意,並且實踐 sarvabhutahite ratah─致力於眾生的幸福,他們都無比的喜悅。充滿感恩與愉悅的心,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得到這種平靜與快樂(Mere sukha mem shanti mem, bhaga sabhi ka hoya.)。

sukhino va khemino hontu!
願一切眾生都快樂,安祥!
Ye keci panabhutatthi, tasa va thavara anavasesa;
Digha va yeva mahanta va, majjhima rassaka anukathula.
Dittha va yeva adittha, ye ca dure vasanti avidure;
Bhuta va sambhavesi va, sabbe satta bhavantu sukhitatta.
無論他們是靜是動,大、中或小,粗顯或細微,可見或不可見,是近是遠,是已出生或將出生─願他們都快樂!願一切眾生快樂!願一切眾生安祥!願一切眾生解脫!


禪修中心的整個氛圍都充滿了慈悲善念的波動:

願一切眾生快樂...快樂...快樂!

願大家都快樂!

願一切可見與不可見的眾生都幸福!

願大海,陸地,空中一切的生物都快樂!

願十方眾生都快樂!

願一切眾生都遠離恐懼,遠離敵意,遠離痛苦!

當人修習慈悲善念時,會得到很多益處:

1.睡得很滿足

2.醒來很快樂

3.不會做惡夢

4.臉上帶光芒(表情充滿愉悅)

5.受到眾人喜愛

6.死亡時意識清明,充滿平靜與快樂

7.從輪回解脫

Dittham va anupagamma-因為他不會陷入虛假的信仰。

Silava dassanena sampanno-得到正直的品德與智能,也就是內觀。

Kamesu vineyyagedham-根除了對感官享受的貪愛,能夠過著禁欲(brahmacarya)的生活,在死後可以往生梵界;借著修習內觀,他可從梵界解脫,體驗到超越所有境界的無上快樂。

Na hi jatu gabbhaseyyam punareti-因為他已經從輪回解脫,punarapi janani jathare shayanam-他也從一再誕生於子宮的痛苦中解脫。

緬甸的禪修生活及短期出家

二○○四年有條件去緬甸禪修,現在有機會把他寫下來,希望可以幫助想去緬甸出家、禪修的朋友。為其提供方便。

所寫內容受到時間影響可能有變化,禪修僅限個人經驗。

去緬甸的準備:

與在國內做一次中短途旅行的用具準備基本一致,洗漱用具、衣物、證件、藥品等。

不同處:護照、簽證、美元、氣候、語言。

提醒:

① 蚊子、螞蟻
② 生病
③ 腹瀉
④ 護照
⑤ 美元,費用
⑥ 語言

一、蚊子、螞蟻多。可帶驅蚊花露水,痱子粉,雙面膠。泰國產的一種驅蟲白粉,鐵盒裝。可以打坐及睡覺時,將其沾在圓圈上、床腿上。

二、感冒,是常見病。瘧疾一般在非常偏遠的地區才傳播。帕奧禪師的毛淡棉是有發生的。在沒有藥物的情況下,尿療法聽說有一定保健治療作用,具體可向周圍人諮詢。其他的國際道場,一般很少聽說。另外蛇與蠍子要小心。

三、腹瀉,5月份,芒果成熟期,吃了太多芒果,可能是腐敗的原因。引起集體食物中毒,但是緬甸人,一般都沒有腹瀉。在西藥沒有作用情況下,可以試一試一種植物,一般不超過1米的綠色植物,長著帶刺的莖,葉子像冬青葉,拉斷後有白色的汁。不吃西藥的情況下,每天吃3次,每次6片葉子。一般緬甸人都知道這種植物。

四、護照,想去出家的同修,如果可以照一張穿南傳袈裟的護照照片,辦禪修簽證每年的費用大概在1000緬幣,相當於10元人民幣。以普通人的身份辦旅遊簽證轉成禪修簽證,延期費用大概是每年100美元。大乘的出家人辦禪修簽證價格又是不同的。

五、美元,兌換美元時,在2005年發生了BD\CD號的假幣。兌換時要注意,儘量避開此號段,否則在很多地方無論真偽都拒收。例如:中航公司,只能托朋友、翻譯,從兌換處兌換。去緬甸的費用(估):3000往返機票,護照200,簽證300,外加國內交通費,禪修續簽費。如果做一些佈施給道場也是很好的。

六、語言,國際性道場都有英文翻譯,中文翻譯如果提前通知,也都可以找到。香港、臺灣、馬來西亞、新加坡的同修也可以幫助翻譯。很多禪師也都能聽看英文,如果實在無人翻譯,也可以寫好英文給禪師看。


  去緬甸不是件困難事,更多的精力應該在禪修準備上面。

禪修:

一、理論學習:緬甸的國際道場全部是只有禪修,沒有理論教導。所以要在國內做好準備,道場內一般不允許看書的。但是如果你是打算長期出家,在一段時間禪修後禪師會安排你學習理論。

二、緬甸有上座部佛教大學,英文授課,面向出家、在家人招生,需要參加考試合格後錄取,應當是全免費(具體可諮詢)。成績合格也發文憑。

三、 關於時間,對緬甸人一般要求只可以住三個月 。但對外國人一般沒有要求。

四、幾個道場的簡單介紹,

班迪達禪修中心:每年冬季12月1日至1月30日,有專門為外國人舉辦的冬季禪修,此季節是緬甸的黃金季節,適合禪修、旅行。有從全世界來的禪修者聚集此處,也有很多緬甸的老禪修者放下家中事物來此禪修。翻譯及食物都有準備。還有西亞多的緬英文開示。西亞多今年85左右,身體很好,一般不小參。經常在國外弘法。

仰光禪修中心還有巴厘語教學,全世界有五所分院。道場以嚴謹著稱。西亞多是位嚴格卻不失幽默的父親一樣的教導者,很多與他接觸的人都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也是位事無巨細,非常仔細的比丘。很多女眾選擇在此出家。

昆達拉道場:昆達拉西亞多今年80歲左右,身體欠佳。如果西亞多沒有外出弘法,一般每週有2次小參的機會。西亞多是位非常慈悲的長者,從他的開示,及周圍身邊的人就可以感受到這點。聽過他的開示,觀痛也能夠用平靜自然的心。

恰密禪修中心:加納凱西亞多76歲左右,也有經常小參的機會。西亞多喜歡用反問的方式,讓你經常提問自己,保持正念。一切的動作放到最慢是西亞多的指導。

五、禪修經驗:

  禪修是件需要付出艱辛努力的事。希望任何一位禪修者都要做好準備。尤其是初學者。等到你收穫時,也是不可思議的。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漸漸向目標靠近,實踐佛陀所說得八正道。去除內心的污垢,讓心變得明亮、平靜。

  前期進入道場,首先是新鮮,看到大家的努力,都在保持正念,自己也收斂身心。習慣了世俗的認真,努力,效益的薰陶,來到道場,時刻保持正念,就好像被定在木樁上。有韁繩的控制,想跑也跑不了。一點也不後悔當初的這個決定,不過總盼望著簽證的到期。能在這段時間裏改變自己。改掉曾經的惡習。使自己對法有所認識,方便以後修行。所以作了這個長時間禪修的決定。來從外緣上約束幫助自己。一切都是無常的,更讓我堅定信心。尊重與耐心在修行中是不可缺的。不可間斷能讓你的修行持續提高。

  儘量少外緣。不可以講話,東張西望,所作的任何事,都要清楚的知道它的發生。方法其實很多經典、開示都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來到道場就比較容易做到,應該是集體的力量,以及這裏的良好助緣。所以到道場禪修是很有益的。沒條件的,在國內的道場也可以嘗試一下。

  一段時間後心就漸漸平靜。首先開始體驗四大,基本都是在行禪體驗到的。例如:風大的震動,經常可以感覺到汽車的震動。火大的溫熱。水大的光滑。地大一直未在意。對於很多沒有打坐經驗的人,可能行禪比較好些,坐禪相對更加仔細些。行禪要把精力放在腳底板,尤其是走得慢時,光腳在地板上走,腳底是最敏感的。以及身體的重量對腳的壓力,身體活動時的風大作用。行禪也是可以很好的的開發定力,等到定力夠強,再去觀其他的,就比較清楚。重點是心要一直停留在腳底和移動上面,定自然會產生。

  坐禪觀腹部的進展一直不大。跟自己的定力有關係。在班迪達道場禪師的嚴格指導下,坐禪才有所提高。在這之前把觀痛成為了坐禪重點目標。觀痛是需要很多精力與體力。同時還要有耐心,最重要的是技巧。有位60歲的比丘,出生在柬埔寨的華人,後來移民法國,是計程車司機,退休後出家。他有時能坐4個小時觀痛。有時看他打坐就好像在開車。他的年齡對禪修來說已經是件困難事,更何況觀痛。就仿佛他的退休,更適合療養。

  坐禪觀腹部就像感覺球裏的氣,有時強有時弱。或者在有風的日子,撐一把傘,風會自然的將傘吹的搖動,就像風吹動樹,這時你可以感覺風。它看不到摸不到,只能這樣感受。一直持續的把精力放在起和伏的壓力上,稍稍用力,經過幾次的連續專著,定力就容易產生(看自己的經驗),這時再觀就比較清楚了。對於來干擾的念頭,總是會自然和不經意的湧現,無法阻攔和控制。靜靜的看著他,默念,它就會消失。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從定力下手,觀腹部會逐漸清楚。腹部的起伏,任何的活動都離不開風大。通過仔細觀察,震動越來越微細,一停一停的。會越來越慢,當這個目標不明顯觀觸,也漸漸不明顯,觀坐,觀觸,觀念頭,他也會不明顯。有時會因為聽到的響聲被驚醒。有時又是重新開始。一切都是不受控制,像是天氣,只能看著他。一個是觀察,一個是觀察的目標,不斷的表演,不斷的觀察。

  觀痛是件困難的事,痛的無法忍受,也無法形容,跟死比較好像也不同。必定它是無常的。並且我們肯定不會在觀痛中死掉。只要每次認真的觀察就會有不同的新發現。痛有時大有時小,有時在這邊有時又去了那邊,有時幾乎同時出現。就像天氣,千變萬化。痛有個最大的優點是讓你無法離開他。當痛出現其他的目標漸漸隱退。痛會逐漸成為主角。當你仔細耐心認真的觀察他時,它會回報你很多。例如:不痛了,以及無常的真理。很多人借用它的病痛,來觀察疼痛,並且奇跡的將自己的病醫好。雖然很多禪師不鼓勵用觀痛來治病,但很多人卻因此自愈。一位印尼的朋友就聽到他不斷的打嗝,原來的胃痛,在我走時已逐漸好轉。一位新西蘭的朋友迷戀于瑜珈,後來開始練習內觀,幼年時的後遺症骨骼問題基本痊癒。

  我身體的病痛在長時間的內觀中雖無好轉,但是讓我見到了痛的真實面目。痛有時非常沉悶,有時劇烈,有時你會看到痛像在表演一樣,一個是痛,一個是觀察,完全是兩回事,不存在我在痛。我們需要與痛保持一定的距離,就像在篝火旁,太近會燙傷,太遠會得不到溫暖。仔細看著痛,他越來越小,最後變得無影蹤,讓你很是納悶,那個讓你認為自己會死的痛,卻很快不見了。與前幾次大不相同。有時會看到他像在刮颶風,還伴著閃電,異常劇烈。佛陀時代有很多人借著痛的觀察獲得道果的智慧。

  當有昏沉,用力去觀,也會看到昏沉與觀察是兩回事。並且伴有很多徵兆,像眼發熱,頭發熱,眼皮發澀,精力不集中,開始點頭,意味著昏沉已經來了。在不斷的觀察中可能會從昏沉中一下醒來,也可能要觀很久。但會在不經意間突然變得明亮。昏沉結束。

  日常生活中的細節對四念住是很重要的,要使定力不間斷,要留意生活中的很多細節。例如:吃飯,是很難觀察到每一個細節的,有了遺漏就說明正念中斷沒有連續,定力也就中斷了。吃飯時的味道,是自然升起的,食物與舌頭接觸時他會自然分辨味道。看到好吃的,想去拿的想法自然升起,如果你不去觀,會以為有個你。就是這麼簡單。

  當離開緬甸,禪修會退步,這需要一個調整期,工作狀態可能與禪修前不同。一切都是無常的,禪修也是需要不斷的修習。所以如果有機會能去緬甸長時間修習,或者出家是更好的。

六、出家

  對於上座部佛教的傳統有短期出家的風俗,每年的學生假期(潑水節和雨季)有很多學生短期出家,包括女學生。只要父母同意,就可以出家。有很多國外的信徒,日本、韓國從國外趕來,在禪修期間短期出家。袈裟與缽都有居士專門供養。短期出家與有戒臘的比丘所受到的尊重都是相同的。所持的戒律也同樣。

對於長期出家一般禪修中心會比較嚴格,首先要進行一段時間的禪修,戒師同意後,在適當的時候才會出家。每日要有懺罪、托缽,布薩日的頌戒,每年的雨安居。建議最好在國內將戒律學清楚。

  如果你決定出家,其他的事情禪修中心都會為其考慮。緬甸很多出家人,靠托缽生活,在沒有托到食物時,下午只能喝些東西、或挨餓。雨季很多比丘、沙彌,只有一件袈裟。淋濕的袈裟只能脫下放在火邊烤。如果有條件,為他們作些佈施的善業,是非常好的。

七、禪師開示摘要

1.目標的瞄準與用力(反復摩擦),像用兩塊木頭摩擦生火

2.禪修要有慚愧心、羞恥心

3.有位比丘出家不久想還俗,認為了脫生死太遙遠,有人帶他見佛陀,佛陀說:要保持正念,並要有力,沉下去。像沉入海底的石頭,不能浮於表面。

4.修行首先要有興趣。

5.四念住中的念的解釋:強有力、快速準確的擊中目標,持續不斷的專注在當下。整個的過程,開始、中間、結尾,當下無漏。

6.為什麼修行者的念不強、力不夠?因為想要的欲不夠強。為何欲不強?因為信不夠。佛陀教導要有審慎的相信他講的話及法,不能盲信。有挑戰的相信。但現在的西方人太過思考,認為疑就是慧。人的思考是有限的。有的人曾經思考:人的五官為何這樣對稱?經典中有記載,在此不方便解釋。正確的思考是不妨礙禪修的。

7.試著一秒鐘觀一次,提起正念不間斷。

8.六種障礙禪修的前進

1) 不要管別人的事情。持續保持正念(八卦)

2) 不要講話

3) 少睡,睡時也要觀。

羅侯羅12年不睡,阿難陀15年不睡,舍利佛13年不睡,目健蓮13年不睡,南達因50年不睡,把股臘(不生病的比丘)18年不睡,大迦葉120年不睡,那臘打一直到死不睡

羅侯羅七歲聽佛陀開示時睡著,被佛陀責備,修13年頭陀行,成阿羅漢後又睡。

4) 不要有陪伴,獨處、獨居,唯一的朋友是正念。

5) 聽從指導、勸導

6) 有善知識

9.禪修的十種障礙

1) 光

2) 生滅智(有樂)

3) 喜悅

4) 輕安

5) 樂

6) 堅固的信(弘法)

7) 太過精進

8) 太仔細的看

9) 舍

10) 不明顯的執著

(對於以上的禪修十種障礙西亞多有專門著作,暫無中文版)

10.離開禪修中心以後的生活

1) 保持戒律,做善業,繼續修行。

2) 正當職業、生活方式。

3) 有善知識

八、其他事項

① 進入禪修中心穿的裙或褲應當超過膝蓋。
② 進佛堂應當赤足
③ 坐著時不要將腳對著禪師、比丘。
④ 見到比丘應當合掌表示敬意。
⑤ 見到西亞多、禪師、年長比丘很多緬甸人會向其頂禮,即使是在街上,或托缽。
⑥ 比丘托缽時赤足,捐贈者也應是赤足。
⑦ 比丘不接受銀錢,可以捐贈給身邊的在家居士(淨人),並說明用意。
⑧ 捐贈給比丘的物品,儘量寫清楚用意,捐贈物品時,要有比丘接受。
⑨ 女眾在沒有第三者的建築物中如果遇到比丘,應當及時避讓退出。避免身體碰觸。
⑩ 在禪修中心如果發現別人的錯誤,向別人提出、討論應當是不對的。首先破壞了紀律影響到周圍的人,其次影響到別人的禪修,禪師會為其指導,除非別人向你請教。

正在你閱讀文章的時候,緬甸眾多比丘、信眾,3點鐘已經靜靜起床,開始了一天的禪修。為保持正念,實踐佛法努力著。


一、留在記憶中的,要感謝的。

緬甸是佛教的國度,對於每位上座部佛教徒是非常值得一來的。即使你是位很科學的無宗教信仰者、善良的人們,來到這裏也會為被那些有著堅定信仰,堅定的活在純淨的精神世界中,為內心的淨化不斷付出著艱辛努力的人所震撼。對信仰可能會有新的認識與理解,古來的聖者為何受到敬仰。聖道是如何被實踐的。

  與我們這些每天忙碌在物質世界的人是截然相反的。也許你曾經會問:他們這樣生活是否搞錯了!如果你感受過、經歷過,你會說:我們現在的生活其實與目標背道而馳。至少你會說:他們這樣是對的,值得敬仰、頂禮的。

a. 有位元馬來西亞的殘疾人,他需要拄雙拐行禪,他有一條腿是殘疾的。過多的行禪疲倦使他的那條腿漸漸抬不起來,一段時間他的腳因為摩擦受傷,包紮後繼續行禪,打坐無法盤腿,每次起身需要借助旁邊的柱子用拐杖把自己拉起來。對於苦可能他比我們更有體會。

b. 74歲的比丘,白色的眉毛,戒齡很短才兩年。當我們感覺很熱時,他需要穿棉拖鞋。森林道場太遠的路對他來說都比較辛苦。但是他很努力。不斷地行禪坐禪,行禪累了,他就扶牆走,有時看他拉著窗簾走。雖然行動緩慢,但是從不洩氣。

c. 一位泰國的比丘,光光的眉毛,黃色袈裟,深深的眼窩,他曾是個司機,因為在車禍中致使下半身失去知覺,他的禪修真的很玩命,坐禪坐到起身後要讓一位韓國和尚將他的頭從肩膀處拔出來,不知道是否落枕。有時痛得一夜睡不著覺,白天只能在臥室與洗手間處走來走去。

d. 日本的行者,已經在禪修中心住了很久,默默的努力,與從日本來的禪修者保持著神聖的沉默。看得出有著深厚的瑜珈功底,下次去應該還會見到他。

e. 日本的僧人,像個俠客,更像個客人,其實是個退休的老師,後來出家。打坐時有著特殊的嗜好。

f. 馬來西亞比丘,我的翻譯。高學歷,會很多語言,順境中成長,逆境中接受了佛法。他的打坐竟然痛會很少生起。讓我瞭解了泰國的很多禪修習慣:不睡覺、阿迪譚。

g. 另一位馬來西亞比丘,特殊的因緣時他出家,並不是每位比丘都有很好的福報來禪修。最終他因為過度禪修被迫中止。

h. 喜歡觀痛的美國比丘,曾經是位舞蹈教練,觀痛需要非凡的毅力與體力,從他身上可以看出來。但是技巧也是很重要的。內觀不僅僅是觀痛或對抗痛。最後被迫離開道場。

i. 烏干達的黑人比丘,很瘦,吃素,36歲,像電視上的很多黑人一樣,非常努力的禪修,一絲不苟,不怕曬,很少抬頭。只是有一次小參,禪師問他為何出家?他說:人生真的是很苦。

j. 很多次短期出家的朋友,戴著眼睛,相信還可以見到他。

k. 修安那般那很好的華人翻譯,另一位辛苦的翻譯。佈施袈裟的信眾。做義工的信眾。

l. 翻譯十六觀智的智如比丘,中科院的朋友,貴州的同修,雲南的同修,印尼的朋友。

m. 從臺灣來的兩位大乘師傅,有一位修得很好。嘉義新雨的兩位尼眾。修過葛印卡的方法又修馬哈西方法的大乘弟子。

n. 香港的師兄,患甲狀腺差點死去,後來才開始禪修的大師兄。曾經做過7年義工的音樂製作人,熱愛瑜珈。信仰著基督的出家女眾、及她的朋友。香港的心理學博士。

o. 馬來西亞的同修,20歲開始禪修,停頓後,去了汶萊,退休後開始禪修。

p. 孟加拉的愛照相黑比丘。

q. 韓國的同修,他們很多都會看寫中文。

r. 新加坡的雙重身份出家師,胖和尚比丘。

s. 解脫派的中文教師。

t. 敲木鐘的福建籍比丘。

u. 路上佈施的信眾。

尼泊爾沙彌的詩:

聖諦

看我們這個無常的世界,再看我們這個無常的身體。

看我們這個苦的世界,再看我們這個苦的身體。

看我們這個快樂的感受,再看我們這個無我的身體。

人為何會有執著、錯誤(無明)? 因為愛欲

人為何會有愛欲?因為墮落

為何墮落?因為快樂

快樂在哪里?在我們的身體裏面

身體在哪里?在五根裏面

五根在哪里?在禪修裏面,內觀裏面

禪修在哪里? 空(無)


感謝這些我身邊的人。

轉載自福聚院
http://www.fjland.net/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540

佛教徒的基本義務

緬甸上個世紀最偉大的阿羅漢馬哈希長老曾經這麼告訴他的弟子們:

“如果你們得到了此世的人身,那你們應該努力,至少在這一生中證達初果。不然你就可能空獲了在輪回中難得的人生。也白遇見了佛教。”

佛陀曾經告訴弟子,在輪回中得到人身的機會是微乎其微的,

他這樣問弟子:『設想大地被水覆蓋了,有一人將一副穿有一個洞的牛軛(牛馬等拉東西時架在脖子上的器具)拋入水中。牛軛隨風四處漂流。再假設每一百年中,有一隻瞎了眼的海龜浮出水面,那麽,依你猜測,這只每隔百年才浮出水面的海龜的頭部伸入軛上洞孔的機會有多少?』

比丘們回答說:『世尊,那是微乎其微的。』

佛陀因此說:

『是的!人能出世為人的機會也同樣是微乎其微;徹底了悟的如來住世的機會也同樣是微乎其微;佛法與如來的戒律能在世間教授也同樣是微乎其微。你既然已出世為人,如來又已到世間並教導佛法,你就應該力求了悟四聖諦。』


所以說:

如果你獲得此生為人,則應該證達阿羅漢果或者阿那含果。

如果你不能獲證阿羅漢果或者阿那含果,那至少應該獲得第一\第二果。

如果你不能獲證第一\第二果,那至少應該獲得對於內觀禪法的熟練。

如果你不能獲得對於內觀禪法的熟練,那至少應該證成色界和無色界的安止禪定。

如果你不能證成色界和無色界的安止禪定,那至少應該證達各種近分禪定的多種或一種。

如果你不能證達各種近分禪定的多種或一種,那至少應該能在行為上具有戒律和具有施捨之善行等。

如果你甚至沒有在行為上具有戒律和具有施捨之善行等,那至少不要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作任何有害的事情。

如果你甚至也沒有回避作有害的事情,那不要忘記懺悔你自己。

如果你甚至連懺悔都忘記了,那你此生和死後一定將墮落在惡趣。

為什麼呢?

因為你在生之時已經成為惡趣者。以惡及煩惱污染其心,那怎麼還有機會獲得善趣和解脫呢?

所以,精進的佛陀弟子使自己相應於善行\善法\禪定及勝利之道果。

這是你作為佛陀弟子對於佛陀最基本的義務。

轉載自福聚院
http://www.fjland.net/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52

台灣上座部學院首次傳授南傳比庫戒
































2008年8月21日臺灣上座部學院首次于安平臺江內海,舉行傳授臺灣南傳比庫(比丘)戒儀式,悉達拉大長老為戒師,求受戒者為臺灣知名的陶藝家杜輔仁老師。

此次比庫戒地點之選擇,是以自然之大海作為水界堂,而其地理位置在歷史上的意義,正是臺灣開發史的發源地,歷經荷鄭等。這象徵南傳佛教在臺灣發展的新里程碑,也自我期許上座部學院成為植根佛陀教法于臺灣之先驅者。

將此殊勝難得之因緣,與法友們分享。

轉載自福聚院
http://www.fjland.net/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608







2008年11月25日 星期二

慈 心 的 修 習 (一)

譯 言

慈 心 的 修 習 ( 或 稱 慈 心 禪 )

Metta Bhavana 在南 傳 佛 教 的 禪 修 中 佔 有 很 重 要 的 地 位 , 在 家 居 士 尤 適 合 修 習 。 修 習 慈 心 能 培 育 出 「 慈、悲 、 喜 、捨 」 的 內 心 質 素 ; 能 對 治 瞋 恚 、嫉 妒  和 染 著 的 內 心 結 縛 ; 內 能 帶 給 自 身 的 寧 靜 、 和 諧 及 喜 悅 ; 外 能 予 以 家 人 、 親 友 、 社 會 及 所 有 眾 生 善 意 和 關 懷 。 不 僅 如 此 , 慈 心 修 習 更 有 助 於 修 行 者 開 展 智 慧 的 解 脫 道 , 去 進 一 步 徹 底 熄 滅 內 心 的 貪 欲 、 瞋 恚 和 愚 痴 而 達 至 最 高 的 解 脫——涅 槃 。

修 習 慈 心 既 有 如 此 大 的 效 用 , 所 以 本 組 這 次 特 選 譯 一 本 闡 釋 慈 心 修 習 的 書-------斯 里 蘭 卡 佛 教 出 版 社 《 法 輪 》 佛 學 叢 書 系 列 的 第 七 號 書 -------- 《 慈 心 的 修 習 》 THE PRACTICE OF LOVING--KINDNESS--METTA-- 編 著 者 為 那 南 毛 里 法 師 NANAMOLI THERA 。 該 書 收 錄 了 多 篇 有 關 的 經 論 , 牽 涉 面 頗 廣 , 讀 者 閱 後 當 能 更 全 面 了 解 以 助 修 習 。


南 傳 佛 教 叢 書 編 譯 組


**本書承斯里蘭卡佛教出版社授權佛教 慈慧服務中心譯為中文出版,本網頁承佛教慈慧服務中心授權轉載,版權所有,如欲流通翻印,請與佛教慈慧服務中心聯絡。 **


--------------------------------------------------------------------------------



導 言

在 英 語 的 詞 彙 之 中 LOVE ( 愛 ) 是 其 中 一 個 最 能 觸 動 人 心 的 詞 語 。 它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被 廣 泛 使 用 , 廣 泛 到 甚 至 變 得 庸 俗 不 堪 或 不 帶 半 分 感 情 , 有 時 幾 乎 變 得 毫 無 意 義 。 如 能 正 確 了 解 「 愛 」 , 便 可 知 道 它 不 單 止 是 個 人 成 長 和 淨 化 人 生 的 要 素 , 也 是 建 設 一 個 和 樂 、 進 取 和 健 康 的 社 會 所 不 可 或 缺 的 基 礎 !

愛 可 分 為 兩 種 不 同 的 感 情 : 第 一 種 是 情 侶 之 間 的 感 情 ( 愛 情 ) ; 第 二 種 是 母 子 之 間 的 感 情 ( 母 愛 ) 。 以 上 兩 種 感 情 都 含 有 愛 的 崇 高 精 神 。 但 情 侶 之 間 的 感 情 往 往 被 視 作 熊 熊 烈 焰 , 它 熱 切 的 渴 求 往 往 帶 來 折 磨 、 逼 迫 的 苦 惱 ; 而 母 親 呵 護 子 女 的 感 情 純 粹 植 根 於 帶 給 子 女 安 全 、 幸 福 和 心 靈 健 康 之 上 , 還 有 , 一 位 善 於 照 料 子 女 的 母 親 , 同 樣 也 能 善 於 照 顧 自 身 。 佛 陀 就 是 以 母 愛 般 的 感 情 , 作 為 慈 心 的 基 礎 。

希 臘 文 對 「 感 官 上 的 愛 」 eros 和 「 精 神 上 的 愛 」agree 作 出 區 別 , 而 英 文 就 只 得 一 個 love ( 愛 ) 字 。 但 在 巴 利 文 和 梵 文 中 , 卻 有 多 個 不 同 的 詞 語 來 表 達 多 方 面 不 同 涵 義 的 愛 。 佛 陀 選 用 的 metta ( 慈 ) 這 個 詞 語 是 源 於 mitta 一 位 朋 友 , 尤 指 一 位 善 友 ) 。 ( 譯 註 : 在 中 文 的 詞 彙 之 中 , 也 有 多 個 不 同 的 詞 語 來 表 達 多 方 面 不 同 涵 義 的 愛 。 巴 利 文 的 mnetta 叫 慈 . 梵 文 的 maitri( 在 中 文 的 佛 典 裏 翻 譯 為 「 慈 」 而 絕 少 將 它 翻 譯 為 「 愛 」 。 此 外, metta 佛 典 之 中 指 「 慈 」 或 「 慈 心 」 , 但 也 往 往 指 包 括 「 慈 、 悲 、 喜 、 捨 」 這 四 種 心 。 下 文 便 是 論 述 這 方 面 。 「 慈 」 在 佛 陀 的 教 法 之 中 , 位 於 十 二 禪 支 的 前 四 支 , 它 們 能 使 自 己 和 其 他 眾 生 之 間 發 展 出 一 種 和 諧 關 係 , 這 四 種 禪 支 ( 或 四 種 心 ) 分 別是 :
慈 metta------------慈 愛 、 仁 慈 。
悲 karuna---------- 悲 憫 、 同 情 心 。
喜 mudita -------- -隨 喜 ----- 對 於 他 人 的 成 就 , 自 己 心 生 歡 喜 。
捨 upekkha----- --- 捨 離 ----- 內 心 不 對 事 物 生 起 執 取 染 著 。

上 述 的 四 種 心 稱 為 「 四 梵 住 」 brahma-vihara (譯 註 : 在 中 文 的 佛 典 中 多 稱 慈 、 悲 、 喜 、 捨 為 「 四 無 量 心 」 ) , 稱 為 四 梵 住 的 原 因 可 能 是 :無 論 任 何 人 若 能 保 持 四 種 心 的 其 中 之 一 , 甚 至 只 是 住 持 短 短 的 一 刻 , 然 其 在 此 刻 之 中 此 人 也 如 活 在 大 界 ( 梵 天 ) 無 異 。

佛 陀 這 個 四 梵 住 的 教 法 是 至 高 無 上 的 世 間 情 操 。 如 果 我 們 單 是 修 習 四 梵 住 , 即 使 不 再 進 一 步 修 習 智 慧 去 通 達 生 命 的 實 相 , 也 能 導 致 我 們 將 來 於 天 趣 中 受 生 。 不 過 , 所 有 諸 天 的 生 命 毫 無 例 外 都 是 無 常 的 , 無 論 他 們 壽 命 有 多 長 , 到 壽 盡 的 時 候 , 都 會 根 據 他 們 過 往 所 作 的 業 而 再 次 招 感 於 善 趣 或 惡 趣 之 中 受 生 。 這 是 因 為 他 們 對 生 命 ( 包 括 人 類 或 人 類 以 外 的 所 有 生 命 ) 還 存 有 愛 染 和 沒 有 智 慧 ( 無 明 ) , 所 以 當 他 們 善 業 耗 盡 的 時 候 , 便 要 繼 續 輪 迴 而 不 知 投 生 何 處 了 。

佛 陀 有 關 智 慧 的 開 示 , 簡 單 地 說 : 就 是 教 我 們 去 看 清 楚 各 種 事 物 的 實 相 。 無 論 是 甚 麼 事 物 , 自 己 本 身 或 外 在 世 間 的 東 西 , 總 之 , 一 切 事 物 均 需 依 賴 各 種 因 緣 條 件 的 配 合 才 能 得 以 存 在 , 而 各 種 因 緣 條 件 本 身 都 不 是 恆 常 的 東 西 ---- 無 常 , 所 以 由 因 緣 條 件 組 成 的 所 有 生 命 和 萬 事 萬 物 都 是 無 常 的 。 再 者 , 因 為 由 因 緣 條 件 所 合 成 是 無 常 的 , 所 以 亦 都 不 離 於 「 苦 」 。 還 有 , 世 人 所 迫 切 渴 求 的 「 自 我 」 其 實 只 是 一 個 難 於 捉 摸 , 像 海 市 蜃 樓 般 的 東 西 , 他 不 停 誑 惑 世 人 , 但 從 沒 有 人 能 夠 真 正 捉 摸 得 到 他 。 「 自 我 」 浮 現 出 永 恆 不 變 的 幻 像 , 而 事 實 上 它 只 是 一 個 不 斷 變 遷 的 東 西 。 佛 陀 亦 開 示 出 一 個 脫 離 憂 、 悲 、 苦 、 惱 的 教 法 , 稱 之 為 四 聖 諦 :
苦 諦 集 諦 ( 苦 的 原 因 ---- 愛 取 或 貪 欲 。)
滅 諦 ( 苦 的 止 息---- 止 息 愛 取 或 貪 欲 。)
道 諦 ( 止 息 苦 的 途 徑 。 )
四 聖 諦 被 譽 為 一 切 諸 佛 所 特 有 的 教 法 buddhanam sa mukkamsika-desana, 乃 因 諸 佛 能 無 師 自 證 此 法 才 能 得 以 成 佛 。

第 四 諦 的 道 諦 又 稱 為 「 中 道 」 , 因 為 它 避 開 兩 個 極 端 ---- 一 端 是 沉 溺 於 欲 樂 之 中 , ,而另 一 端 是沒 有 意 義 的 自 我 折 磨 。 道 諦 由 八 支 正 道 所 組 成 , 分 別 是 : 正 見 、 正 思 惟 、 正 語 、 正 業 、 正 命、 正 精 進 、 正 念 和 正 定 。 修 習 慈 心 有 助 於 八 正 道 中 除 了 正 見 外 的 其 餘 七 支 正 道 之 發 展 , 但 是也 只 有 正 見 ( 明 白 到 自 我 的 虛 妄 不 實 ) 才 能 引 領 到 達 涅 槃 解 脫 。 正 見 能 帶 來 智 慧 以 通 達 生 命的 真 實 相 狀 , 驅 破 所 有 的 幻 象 和 虛 假 , 所 以 只 有 正 見 的 幫 助 , 修 習 慈 心 才 能 達 到 最 高 的 境 界 --- 超 越 無 常 的 生 命 流 ( 包 括 高 級 的 諸 天 ) , 直 向 徹 底 滅 苦 的 方 向 前 進 。

徹 底 的 滅 苦 來 自 於 根 除 邪 見 ( 譯 註 : 邪 見 即 沒 有 正 見 ) 所 帶 來 的 迷 惑 和 熄 滅 無 休 止 的 愛 取 --- 愛 取 可 引 伸 出 貪 欲 和 瞋 恚 的 兩 個 不 同 方 面 。 貪 欲 、 瞋 恚 和 愚 痴 的 徹 底 熄 滅 , 就 是 涅 槃 境 界 。

本 書 是 經 論 的 編 集 , 內 容 將 談 及 : 憤 恨 與 瞋 恚 ( 在 佛 法 之 中 從 來 沒 有 正 確 的 憤 恨 ) 的 過 失 ; 慈 心 的 利 益 ; 慈 心 禪 和 慈 心 觀 的 修 習 ; 慈 心 在 未 來 生 的 結 果 ; 明 白 萬 事 萬 物 和 所 有 生 命 都 是 無 常 、 苦 、 無 我 --- 這 個 正 確 的 知 見 是 不 可 缺 少 的 , 它 使 我 們 明 白 到 生 命 是 甚 麼 的 一 回 事 , 生 存 ( 即 使 是 天 界 眾 生 ) 所 付 出 的 代 價 --- 就 是 死 亡 , 若 缺 乏 這 個 知 見 , 不 退 轉 的 初 果 解 脫 便 不 能 達 到 ; 連 至 阿 羅 漢 境 界 , 超 越 所 有 的 貪 欲 、 瞋 恚 、 愚 痴 , 對 人 生 的 貪 愛 以 至 所 有 生 命 的 貪 愛 都 能 拔 除 , 生 死 輪 迴 得 以 終 止 。

但 在 研 讀 這 些 經 論 之 前 , 首 先 我 們 看 一 看 「 禪 修 手 冊 」 ----《 清 淨 道 論 》visuddhima-gga 內 一 些 相 關 的 論 述 : 慈 metta 有 以 下 的 定 義 : 「 慈 的 特 性 是 友 善 的 行 為 模 式 ; 它 的 功 能 是 助 長 友 善 ; 它 的 生 起 是 由 於 去 除 了 惡 念 ; 它 立 足 於 體 會 到 眾 生 的 可 愛 處 之 上 ; 當 慈 心 成 就 時 能 徹 底 清 除 瞋 恚 , 若 產 生 了 私 我 的 情 感 愛 著 便 是 慈 心 的 失 敗 。

在 《 清 淨 道 論 》 中 建 議 找 一 個 寧 靜 的 地 方 , 以 舒 適 的 坐 姿 安 坐 下 來 。 在 修 習 慈 心 禪 之 前 , 首 先 想 一 想 瞋 恚 所 帶 來 的 過 患 和 安 忍 所 帶 來 的 利 益 , 因 為 慈 心 禪 的 其 中 一 個 作 用 , 就 是 以 安 忍 來 取 代 瞋 恚 。 還 有 , 若 不 知 瞋 恚 的 過 患 是 沒 可 能 清 除 瞋 恚 的 ; 若 不 知 安 忍 的 利 益 是 沒 可 能 培 育 出 安 忍 的 。

對 於 初 修 習 慈 心 禪 的 人 來 說 , 有 幾 類 人 是 不 宜 作 為 散 發 慈 心 的 觀 想 對 象: 初 學 者 如 果 一 開 始 就 嘗 試 對 一 位 他 不 喜 歡 的 人 視 為 親 愛 的 人 般 散 發 慈 心 給 他 , 容 易 令 自 己 感 到 疲 憊 , 這 正 如 嘗 試 對 一 位 親 愛 的 人 視 為 陌 路 人 般 同 樣 感 到 困 難 ; 初 學 者 亦 不 宜 把 仇 敵 作 為 觀 想 對 象 , 因 忿 恨 心 可 能 會 生 起 ; 再 者 , 也 不 宜 專 以 異 性 作 為 觀 想 對 象 , 因 慾 念 可 能 會 生 起。

慈 心 禪 剛 開 始 修 習 時 , 應 首 先 將 慈 心 散 發 在 自 己 身 上 , 反 覆 這 善 願 : 「 願 我 得 到 快 樂 及 遠 離 一 切 苦 惱 」 或 「 願 我 能 遠 離 怨 敵 與 困 難 及 生 活 愉 快 」 。 ( 然 而 , 只 是 對 自 己 生 起 慈 心 , 這 還 不 是 圓 滿 的 慈 心 禪 。 ) 由 於 培 育 出 「 願 我 得 到 快 樂 」 這 個 善 願 及 以 慈 心 對 待 自 己 作 為 基 範 ,其 後 便 會 逐 漸 開 始 關 心 到 其 他 所 有 眾 生 的 福 祉 和 快 樂 , 感 受 到 他 們 的 快 樂 猶 如 自 己 的 快 樂 。正 如 自 己 想 快 樂 而 不 想 痛 苦 , 想 生 存 而 不 想 死 亡 , 其 他 的 眾 生 也 是 有 如 此 意 願 的 。 所 以 修 習 者 首 先 應 熟 習 對 自 己 充 遍 慈 心 , 唯 有 如 此 才 能 進 一 步 選 擇 一 個 最 喜 歡 、 最 仰 慕 和 最 尊 敬 的 人 作 為 觀 想 對 象 , 將 慈 心 向 他 散 發 開 去 , 憶 想 他 親 切 的 語 言 和 美 德 , 並 發 起 「 願 他 得 到 怏 樂 」 等 善 願 。 ( 若 對 自 己 和 他 人 都 能 生 起 慈 心 , 這 才 是 達 至 圓 滿 的 慈 心 禪 的 方 法 。 )

當 以 上 的 修 習 熟 練 時 , 可 開 始 將 慈 心 向 一 些 要 好 的 朋 友 散 發 出 去 , 然 後, 向 中 性 ( 不 喜 歡 也 不 厭 惡 ) 的 人 猶 如 好 友 般 散 發 出 去 ; 或 向 怨 敵 猶 如 中 性 的 人 般 散 發 慈 心 。 若 對 怨 敵 修 慈 心 而 生 起 瞋 恚 時 , 便 須 設 法 將 它 消 除 , 若 成 功 時 則 便 能 夠 對 怨 敵 不 生 瞋 恨 , 與 對 最 喜 歡 的 人 、 要 好 的 朋 友 和 中 性 的 人 般 無 異 無 別 地 散 發 慈 心 。 之 後 , 再 不 斷 修 習 , 應 能 達 至 面 對 任 何 人 都 能 住 於 慈 心 的 禪 境 , 至 此 , 慈 心 能 無 礙 地 從 自 己 散 發 到 所 有 眾 生 身 上 ; 或 在 一 次 之 中 將 慈 心 散 發 到 某 一 類 眾 生 身 上 ; 或 在 一 次 之 中 將 慈 心 散 發 到 某 一 個 方 向 中 的 所 有 眾 生 ; 或 將 慈 心 次 序 地 向 不 同 類 別 的 眾 生 散 發 開 去 。

慈 心 應 該 要 提 昇 至 破 除 內 心 的 愛 惡 、 親 疏 界 限 。 以 下 有 一 例 : 某 人 與 一 個 喜 歡 的 人 、 一 個 中 性 的 人 和 一 個 怨 敵 總 共 四 人 在 一 起 , 其 時 有 一 班 強 盜 走 到 他 跟 前 說 : 「 我 們 需 要 取 你 們 其 中 一 人 的 性 命 作 祭 。 」 這 時 如 果 此 人 想 : 「 就 讓 他 們 取 這 人 、 那 人 、 或 那 人 吧 。 」 若 有 如 此 想 法 的 話 , 他 還 沒 有 破 除 內 心 的 愛 惡 、 親 疏 界 限 。 即 使 他 這 樣 想 : 「 就 讓 他 們 取 我 的 性 命 , 放 過 其 他 三 人 吧 。 」 這 仍 是 沒 有 破 除 界 限 的 , 為 甚 麼 呢 ? 因 為 他 希 望 自 己 受 損 而 利 益 其 餘 三 人 , 而 唯 有 當 他 在 四 人 之 中 都 不 覺 得 有 任 何 的 一 人 最 應 該 被 選 出 來 接 受 犧 牲 , 有 一 個 對 自 己 和 其 他 三 人 都 完 全 平 等 看 待 的 心 , 這 才 是 破 除 界 限 的 心 。

慈 心 的 「 內 敵 」 是 貪 欲 。 貪 欲 很 容 易 在 慈 心 之 中 滋 長 , 所 以 應 要 慎 防 它。 修 不 淨 觀 ( 身 體 的 不 淨 ) 能 對 治 貪 欲 , 這 在 《 念 住 經 》 中 有 敘 述 ( 《 長 部 》二 十 二 經 和 《 中 部 》 第 十 經 ) 。 慈 心 的 「 外 敵 」 就 是 他 的 反 義 --- 瞋 恚 。 當 慈 心 軟 弱 無 力 , 沒 有 積 極 培 育 時 , 便 是 瞋 恚 滋 長 的 時 機 。 ( 詳 文 請 參 閱 《 清 淨 道 論 》 的 第 九 章 。 )

在 多 篇 經 文 中 , 佛 陀 都 強 調 禪 定 與 智 慧 兩 者 均 衝 發 展 的 重 要 性 , 因 兩 者 能 互 補 不 足 。 單 是 禪 定 會 缺 乏 方 向 ; 單 是 智 慧 會 枯 燥 乏 味 , 使 人 厭 倦 。 在 本 編 集 的 其 中 一 篇 經 文 當 中 , 佛 陀 以 母 愛 來 比 喻 慈 心 。 母 愛 是 無 可 比 擬 的 , 它 在 萬 愛 之 上 , 因 為 它 帶 有 明 白 孩 子 福 祉 的 知 見 在 當 中 , 所 以 母 愛 不 是 盲 目 的 。 單 靠 愛 或 單 靠 信 念 , 都 不 能 使 人 完 滿 滅 苦 的 道 路 , 所 以 佛 陀 這 位 大 醫 王 指 出 要 培 育 五 種 能 力 , 以 達 至 均 衡 協 調 。 這 五 種 能 力 稱 為 「 五 力 」 ----信 力 、 精 進 力 、 念 力 、 定 力 和 慧 力 。

慈 心 禪 最 有 價 值 之 處 ---- 除 佛 陀 外 從 沒 有 人 能 開 示 此 法 ---- 是 以 慈 心 來 助 以 徹 底 淨 化 人 生 , 盡 除 所 有 結 縛 anuttara yogakkema 這 就 是 涅 槃 , 也 就 是 眾 生 最 終 的 福 樂 。 修 行 者 若 要 親 身 體 證 這 最 終 的 福 樂 , 唯 有 在 認 知 到 苦 、 斷 除 了 苦 的 成 因 、 體 驗 到 苦 的 滅 除 及 行 踐 了 修 行 之 道 後 才 能 獲 致 。 這 時 他 便 能 親 證 四 聖 諦 及 知 道 甚 麼 才 是 眾 生 的 真 正 福 樂 」 。

「 比 丘 們 , 因 為 未 能 發 現 及 未 能 洞 悉 四 聖 諦 , 你 們 與 我 都 曾 經 長 期 漂 洎 於 生 死 輪 迴 之 中 。 」 ( 《 長 部 》 第 十 六 經 。 ) 佛 陀 能 覺 悟 四 聖 諦 及 把 此 法 開 示 於 世 , 以 利 益 一 切 未 聞 四 聖 諦 的 眾 生 , 而 依 此 法 行 踐 的 人 將 證 得 阿 羅 漢 聖 位 。

在 本 經 論 綸 集 的 最 後 一 篇 經 文 , 將 指 出 如 何 運 用 慈 心 的 修 習 來 洞 悉 及 自 證 四 聖 諦 。



經 論 編 集



瞋 恚 的 過 失

一 、 《 增 支 部 》 七 : 六 十 經 ( 說 自 於 佛 陀 ) ( 譯 註 : 此 經 可 對 照 漢 譯 本 《 中 阿 含 經 》 第 一 二 九 《 怨 家 經 》 。 )

比 丘 們 , 一 個 瞋 恚 的 人 無 論 是 男 是 女 , 都 會 有 七 件 事 令 他 的 怨 敵 高 興 ( 譯 註 : 幸 災 樂 禍 。 下 同 。 ) 及 幫 助 他 的 怨 敵 。 ( 釋 註 : 達 成 怨 敵 的 惡 毒 心 願 。 下 同 。 )這 七 件 事 是 甚 麼 呢 ?

比 丘 們 , 一 個 瞋 恚 的 人 會 這 樣 希 望 他 的 怨 敵 : 「 願 他 醜 陋 吧 ! . 」 為 甚 麼 呢 ? 因 為 沒 有 一 個 瞋 恚 的 人 會 希 望 他 的 怨 敵 是 美 麗 的 。 當 一 個 人 瞋 恚 時 , 他 就 正 被 瞋 恚 所 困 擾 、 受 瞋 恚 所 支 配 。 無 論 他 如 何 沐 浴 、 如 何 塗 香 油 於 身 、 如 何 剃 鬚 理 髮 及 穿 上 如 何 潔 白 的 衣 服 , 他 都 是 醜 陋 的 , 此 皆 因 他 已 被 瞋 恚 所 困 擾 。 這 是 第 一 件 瞋 恚 的 人 令 他 的 怨 敵 高 興 及 幫 助 他 的 怨 敵 的 事 。

再 者 , 一 個 瞋 恚 的 人 也 會 這 樣 希 望 他 的 怨 敵 : 「 願 他 睡 不 安 寧 吧 ! 」 為 甚 麼 呢 ? 因 為 沒 有 一 個 瞋 恚 的 人 會 希 望 他 的 怨 敵 睡 得 安 寧 的 。 當 一 個 人 瞋 恚 時 , 他 就 正 被 瞋 恚 所 困 擾 、 受 瞋 恚 所 支 配 。 無 論 他 睡 在 如 何 華 麗 的 大 床 ----下 鋪 毛 氈 、 上 蓋 鹿 皮 、 高 懸 床 蓬 、 頭 腳 各 以 大 紅 軟 枕 承 墊 , 他 都 是 睡 不 安 寧 的 , 此 皆 因 他 已 被 瞋 恚 所 困 優 。 這 是 第 二 件 瞋 恚 的 人 令 他 的 怨 敵 高 興 及 幫 助 他 的 怨 敵 的 事 。

再 者 , 一 個 瞋 恚 的 人 也 會 這 樣 希 望 他 的 怨 敵 : 「 願 他 不 得 興 隆 吧 ! 」 為 甚 麼 呢 ? 因 為 沒 有 一 個 瞋 恚 的 人 會 希 望 他 的 怨 敵 得 到 興 隆 的 。 當 一 個 人 瞋 恚 時 , 他 就 正 被 瞋 恚 所 困 擾 、 受 瞋 恚 所 支 配 。 他 錯 認 惡 法 為 善 法 、 錯 認 善 法 為 惡 法 、 顛 倒 是 非 黑 白 , 從 而 導 致 他 長 期 受 損 及 受 諸 苦 , 此 皆 因 他 已 被 瞋 恚 所 困 擾 。 這 是 第 三 件 瞋 恚 的 人 令 他 的 怨 敵 高 興 及 幫 助 他 的 怨 敵 的 事 。

再 者 , 一 個 瞋 恚 的 人 也 會 這 樣 希 望 他 的 怨 敵 : 「 願 他 不 富 有 吧 ! 」 為 甚 麼 呢 ? 因 為 沒 有 一 個 瞋 恚 的 人 會 希 望 他 的 怨 敵 是 富 有 的 。 當 一 個 人 瞋 恚 時 , 他 就 正 被 瞋 恚 所 困 擾 、 受 瞋 恚 所 支 配 。 無 論 他 如 何 辛 勞 從 合 法 途 徑 所 得 來 的 財 富 , 都 會 因 他 瞋 恚 時 所 作 的 錯 誤 行 為 而 被 國 家 處 罰 沒 收 , 落 入 國 庫 之 中 , 此 皆 因 他 已 被 瞋 恚 所 困 擾 。 這 是 第 四 件 瞋 恚 的 人 令 他 的 怨 敵 高 興 及 幫 助 他 的 怨 敵 的 事 。

再 者 , 一 個 瞋 恚 的 人 也 會 這 樣 希 望 他 的 怨 敵 : 「 願 他 沒 有 名 譽 吧 ! 」 為 甚 麼 呢 ? 因 為 沒 有 一 個 瞋 恚 的 人 會 希 望 他 的 怨 敵 得 到 名 譽 的 。 當 一 個 人 瞋 恚 時 , 他 就 正 被 瞋 恚 所 困 擾 、 受 瞋 恚 所 支 配 。 無 論 他 如 何 從 勤 勉 所 得 來 的 名 譽 , 都 會 因 他 瞋 恚 時 所 作 的 錯 誤 行 為 而 失 去 , 此 皆 因 他 已 被 瞋 恚 所 困 擾 。 這 是 第 五 件 瞋 恚 的 人 令 他 的 怨 敵 高 興 及 幫 助 他 的 怨 敵 的 事 。

再 者 , 一 個 瞋 恚 的 人 也 會 這 樣 希 望 他 的 怨 敵 : 「 願 他 沒 有 朋 友 吧 ! 」 為 甚 麼 呢 ? 因 為 沒 有 一 個 瞋 恚 的 人 會 希 望 他 的 怨 敵 有 朋 友 的 。 當 一 個 人 瞋 恚 時 , 他 就 正 被 瞋 恚 所 困 擾 、 受 瞋 恚 所 支 配 。 無 論 是 他 的 朋 友 、 伴 侶 、 親 戚 和 同 鄉 , 都 會 因 他 瞋 恚 的 行 徑 而 遠 離 他 , 此 皆 因 他 已 被 瞋 恚 所 困 擾 。 這 是 第 六 件 瞋 恚 的 人 令 他 的 怨 敵 高 興 及 幫 助 他 的 怨 敵 的 事 。 再 者 , 一 個 瞋 恚 的 人 也 會 這 樣 希 望 他 的 怨 敵 : 「 願 他 身 壞 之 後 , 墮 入 惡 趣 、 地 獄 之 中 吧 ! 」 為 甚 麼 呢 ? 因 為 沒 有 一 個 瞋 恚 的 人 會 希 望 他 的 怨 敵 生 於 善 趣 的 。 當 一 個 人 瞋 恚 時 , 他 就 正 被 瞋 恚 所 困 擾 、 受 瞋 恚 所 支 配 。 無 論 是 身 、 口 、 意 三 種 的 行 為 , 都 因 他 的 瞋 恚 而 作 出 惡 行 , 而 這 些 惡 行 將 導 致 他 身 壞 命 終 之 後 , 墮 入 惡 趣 、 地 獄 之 中 , 此 皆 因 他 已 被 瞋 恚 所 困 擾 。 這 是 第 七 件 瞋 恚 的 人 令 他 的 怨 敵 高 興 及 幫 助 他 的 怨 敵 的 事 。


忿 者 貌 醜 陋、眠 臥 不 安 寧:瞋 恚 長 受 損,盡 失 所 有 財。
盛 怒 壞 名 聲、親 友 悉 遠 離:身 口 意 俱 惡,死 墮 惡 趣 中。
瞋 能 障 蔽 心、險 惡 生 於 內:覆 以 大 黑 暗,不 能 見 正 法。
瞋 者 樂 惡 行、於 盛 怒 過 後:招 致 無 量 苦,猶 如 遭 火 燒。
瞋 者 常 鬱 悶、猶 如 微 弱 煙:轉 瞬 成 大 火,怒 火 轉 盛 時。
失 慚 愧 自 制、口 出 粗 惡 言:瞋 恚 者 自 害,無 人 能 濟 拔。
瞋 恚 招 懊 悔、遠 離 於 正 法:此 道 我 細 說,汝 等 善 諦 聽。
瞋 使 弒 父 母、弒 害 於 聖 者:及 殺 凡 夫 等,母 有 養 育 恩。
由 彼 生 於 世、瞋 者 母 亦 害:最 愛 與 最 親,莫 過 於 自 己。
瞋 恚 能 自 害、猶 如 狂 亂 者:以 刀 而 自 刺,服 毒 自 尋 死。
以 繩 而 自 縊、投 崖 求 自 盡:怒 者 損 他 人,最 終 也 害 已。
被 不 能 識 別、瞋 恚 招 毀 滅:常 行 瞋 恚 者,猶 如 墮 陷 阱。
欲 除 諸 瞋 恚、當 行 於 淨 戒:正 見 與 精 進,及 以 智 慧 等。
漸 除 諸 過 失、智 者 應 如 是:行 踐 於 正 法,願 離 諸 苦 惱。
悉 除 諸 瞋 恚、貪 欲 與 嫉 妒:心 調 伏 無 垢,得 以 到 涅 槃。

(待續)

一個重覆的謊言---極左派的西藏史

作者: Joshua Michael


作為一個終身、長期在全球各地為人權呼喊的運動人士,我的觀點就是,一個文化的最佳代表,就是其人民;人民創造出自己的歷史,而在那些受到殖民、受到壓迫 的例子裏,歷史往往都是由壓迫者所改寫的。我並不假設,就因為某個國家是共產國家、社會主義國家、或資本主義國家,其政府對其人民的政策,或其外交政策就比較高貴,或比較不高貴;在各種說詞以外,實際的情況總是可以以受到影響的人民的反應來加以衝量。
藏議題是一個被極左派發現有點兩難的問題,就單單因為其他大部份很有人氣的人權奮鬥,可以輕易地與反抗美國與歐洲帝國主義的大奮鬥連結在一起。因此,這些奮鬥,不管是巴勒斯坦、東帝汶或哥倫比亞的議題,都能夠很完美地符合左派的大世界觀點(通常也是相當近視的世界觀)。
然而,西藏是一個爭取基本人權與國家權的奮鬥,其反抗的是一個共產黨政府,所以它也為左派帶來了一大堆問題,因為左派很自然就傾向把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看成一個與「西方帝國主義」完全相反的好例子。
中國,這個在1950年入侵西藏的國家,也就是這樣一個例子--雖然中國政府過去五十三年的施政,以及目前集權資本主義的傾向,很難作為一個正面的例子。然而,中國的社會主義史,以及其人民革命運動,仍然是是西方左派的靈感泉源,因此某些歷史學家--特別是那些信仰馬克思主義與毛澤東教條的學者--看到目 前西藏國家運動的熱門,因此將「舊西藏」的慘澹現實提供短暫地幾瞥,成為他們責無旁貸的工作之一。
最近擁抱這種「舊西藏乃人間地獄」觀點的史學家是麥可‧帕蘭提博士(Dr. Michael Parenti),他是一位耶魯的學者,在他的專業生涯之中,他已經就各種民萃議題發表各種文章。公平地說,帕蘭提先生只差沒有贊同中國的佔領。然而他確實對1950年以前的西藏,投下一個非常不美好的看法。
在他寫作的西藏裏,帕蘭提與所有的前任者--安娜‧路易絲‧斯特朗(Anna Louise Strong),湯姆‧格朗菲(A. Tom Grunfeld,又譯戈倫夫),與蘿瑪與史都華‧葛德(Roma and Stuart Gelder)--相同點在於他的寫作基本上是議論式的。他的寫作不是為了提供一個國家沒有偏見的歷史,他的寫作是為了證明某個論點。在這個例子之中,這一點就是他試圖證明,「舊西藏」是個可怕的地方,而現在這麼受到媒體注意的反抗運動,都是為了重建這個可鄙的政權。
用帕蘭提自己的句子,他說,舊西藏是個「一個社會秩序,是由農奴制與貧窮構成的獨裁、落後的神權制度,對於人類精神如此有損,因為其廣大的財富都有極少數 人所擁有累積,而這些少數人靠著多數人的血、汗與眼淚供養著。對於流亡的西藏多數貴族而言,這是一個他們熱烈地想要回歸的世界。這絕對不是香格里拉。」
我選擇分析這篇論文,因為它有太多與中國文宣部同樣的論述,也有許多現代馬克思主義者、毛思想信徒常常丟在西藏運動者身上的說法,不管是在網路的論壇裏, 還是在抗議的場合裏。我們將會看到,這份論文的錯誤前提,說明了極左派如何可悲地未能達成其目的--亦即削減藏人的為了爭取基本權利與國家權的合法掙扎。
我再度重申我是人民歷史的堅定信仰者。而帕蘭提的立場的主要問題在於,他的西藏史,與西藏人民自己的論述、證言與共用的記憶完全相左--而這些人就是理論 上帕蘭提要捍衛的人。帕蘭提所相信的西藏,其觀點也是中國政府官員的--特別是文宣部的官員的論述。曾經有一度,這種觀點由少數的英國歷史學家所擁抱--而這些人自己就是二十世紀初年的探險家與殖民者。但過去,這種觀點一直都是旁觀者的觀點,與形形色色的藏人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的社會與自己的歷史毫不相干。
在帕蘭提所描述的舊西藏裏,他特別大量引用四位歷史學家的作品--安娜‧路易士‧斯特朗、湯姆‧格朗非、以及蘿瑪與史都華‧葛德。而事實是這四位歷史學家都對毛澤東主義有羅曼蒂克的偏好,並且大部份都引用中國政府的統計數字,這兩點都應該引起讀者的重視。一個真正關心(印尼)亞齊人權問題,或者東帝汶問題 的人,不會信任印尼政府的官方說法,或者,美國政府繼續認為伊拉克人民歡迎美國佔領的說詞。這種對於公共情感的操弄,將佔領說成「人民意志的展現」的說法,不例外的,只是用來達成佔領者之目的。
大體而言,認為舊西藏是獨裁封建神權制的帕蘭提與少數歷史學家,與身於西藏內地,或流亡海外的藏人,都很少,甚至沒有真實的接觸。因此,他們無法評估西藏 人民的感覺。帕蘭提、斯特朗、格朗非、葛德這四位都不會說藏語--甚至連中文也不會說--所以這些歷史學家可以採用的文獻十分有限。湯姆‧格朗非從來沒去 過西藏,一直到他的書出版以後,他才前往一遊。安娜‧路易士‧斯特朗--死硬派的馬克思主義者--在遊西藏的時候,是由中國政府嚴密監督之下完成的,然後 她就宣稱:「一百萬西藏農奴已經站起來了!他們埋葬了舊農奴制,建設新明天!」你可以說你不必到巴黎才知道艾菲爾鐵塔確實存在。然而,在宣稱整部西藏文化史充斥著專制壓迫之時,也許值得先與其代表講講話。
相反的,格朗非反覆地使用一些英國殖民探險家的寫作,而這些人,就像所有的探險家一樣,把他們聽說的每一件可疑的傳說與謠言全部記錄下來,當成事實。格朗 非描寫藏人是吃人族、蠻夷、迷信的狂熱信徒的史料來源,並不比早期到非洲去的歐洲探險家聲稱見到三個頭的土著,更加可信。而這些描述,沒有一項由當代的藏人、漢人、印度人所寫歷史所證實,然而這些材料格朗非都沒辦法得到,因為他對於學習地方語言不感興趣。
格朗非也大量使用查爾斯‧貝爾爵士(Sir Charles Bell)的紀錄,這一位他常常不顧前後文的大用特用。貝爾的立場事實上是認為,藏人被中國軍隊屠毒,而西藏是個獨立的國家,比其鄰居擁有更偉大的「品格」。然而這些似乎都是格朗非所未見,他把貝爾的句子肢解,以將最糟糕、最聳動的面向獨立出來,然後將之承現為一種事實。格朗非也犯了一些文化的大忌,可 以讓歷史系的新鮮人覺得不安。得過小說大獎的作者嘉央諾布,在他高明的〈道德墮落的最高點〉一文之中指出來,格朗非甚至誤譯了Tibet的藏文字!
帕蘭提在他的歷史裏,也沒有比格朗非高明到哪裏,他錯誤地說,第一位達賴喇嘛是由「中國軍隊」所建立。你會以為一位耶魯大學的博士學位擁有者,會知道中國 人與蒙古人之間的區別。但顯然的,在帕蘭提-格朗非-斯特朗派的歷史中,兩個字都一樣,而中國人與蒙古人也一樣,只要他們的(馬克思)觀點可以傳達出去就可以了。
例如,就如紮什‧拉吉(Tashi Rapgey)在她分析湯姆‧格朗非《現代西藏的建成》(Making of Modern Tibet)一文中所指出來,格朗非、斯特朗所區分出來的三個階級--地主、農奴、奴隸--與真正的西藏社會沒有任何關連。這是他們隨意區分,完全於現實無據,而西藏社會也從來不是根據這三個名詞來畫分的。一個想要寫印度種姓制度的歷史學家,會不會隨自己喜好重新畫分印度社會階層,或甚至發明新名詞,以符 合他們自己的理論?
這樣把尋常地把歷史事實剪除,很快地,這些史學家的寫作都不能闡明真正的西藏史。事實上,格朗非、斯特朗、帕蘭提似乎對於他們所討論的文化一點興趣都沒有。
舊西藏確實有簽契約的農民。也有商人、遊牧人、貿易人、非簽約的農民、打獵人、牧人、軍閥、強盜、僧侶、阿尼、音樂家、劇場演員、藝術家。西藏社會是個有 各色人等、多面向的地方,就好像所有的社會一樣。把它簡化成三個低等的經驗--而且還是非代表性的經驗--就是化約論的最糟糕形式。
斯特朗與格朗非對西藏社會的分類不只是超級錯誤,他們的觀察與批評,也與年代與世俗的現實大相逕庭。數百年前的民間傳說,地方迷信、探險者獵奇但沒有價 值、選擇性的歷史事件記錄,都呈現在一起,作為一種顛撲不破的真相。每一件壞事,每一件從1447到1950年10月6日所發生的可怖事件,不論真實或想 像的,都是「『舊西藏』真正的樣子」。基本上,這不是歷史。這是議論政治最粗糙的形式,從非本土的歷史中選擇出來的引文--通常就是佔領者所幫忙寫的--並且將之呈現為事實的樣子。
事實上,整個『舊西藏在達賴喇嘛治下完全不變』的觀念,是錯誤的。十三世達賴喇嘛在世時,西藏人的生活,與第六世或第五世的藏人生活,就有巨大的不同。例 如,在十三世達賴喇嘛統治時,西藏政府廢除了死刑--是全世界首先如此做的國家。然而為了某種原因,格朗非與帕蘭提與斯特朗心目中,西藏人必須對於他們遙遠祖先的事跡負起全責。
在西藏,財富分配並不平均,是確實的事(現在仍然如此,只是漢人成為富裕階級)。藏人發動戰爭,搶對方的財產,擁有嚴格的法律,並且從事肉體的刑罰,就好 像所有社會在歷史的過去都曾經如此一樣。然而,這些歷史學家特別突出這些西藏社會的這種面向,其陰險的動機是,使用「『舊西藏』過去就是這樣」來合理化侵略與佔領的行逕,就好像美國過去使用原住民「野蠻」來作為清算的藉口一樣;而這一點在斯特朗與格朗非的寫作中特別明顯;帕蘭提則沒有犯下如此大錯。這是徹 頭徹尾的殖民者政治,把原住人民非人化、貶低、降格,好把佔領美化成可以接受的不得已現實,甚至是有必要的「開化」任務。斯特朗對於「粉碎」舊西藏之興高采烈,毫不掩飾。把政治放到一邊,慶祝一個你從來沒有機會直接接觸、只在書本上讀到的文化死亡,是相當令人害怕的一件事。
斯特朗與格朗非對於中國入侵與佔領西藏、粉碎傳統方式的羅曼蒂克暇想,乃是根據一種根本謬誤的假設,認為入侵行動是一種人民的革命。中國政府的說詞,也是 斯特朗、格朗非、甚至帕蘭提似乎完全買單的--就是西藏人民,特別是西藏農民,歡迎人民解放軍的佔領,而事實上,就是這些農民「推翻了地主」。這樣的假設沒有事實根據。
中國軍隊在1950年10月進入東藏的昌多,大批殺害了為反抗中國軍隊而組織起來的八千西藏反抗軍。確實有西藏人開始時迎接中國人的來到,而這些藏人是極少數亦無庸置疑。有聲望的西藏歷史學家,如茨仁夏加所寫的《雪域的巨龍》一書裏就證實了這些事實。
然而不管中國文宣部門如何描繪受奴役的農民,如何拋棄了封建包伏,何等羅曼蒂克,沒有事實的證據可以支援這種觀點。大部份由北京製造的證據,都是採用共黨 幹部記錄的證詞的形式,其可疑的性質,無法作為客觀的證據,甚至應該連提都不用提,特別是來自於一個對於「取得口供」特別內行的國家。
這些證詞充斥著如此 僵化的文宣用語,正常人幾乎沒辦法擺著嚴肅的面孔讀下去;甚至不可能想像真的有人會說出如此話語。
奇怪的是,與中國政府說法大大不同的是,不是西藏農民擁抱共產主義,而是受過教育的精英人士,對於共產主義特別傾心--就跟在本國(美國)一樣。西藏共產黨是由一群有錢貴族的子女所創辦的;另一方面,農民則最後成為反抗中國政府統治的前鋒。
不管怎樣,在1951年簽下十七點和平解放西藏協議書後,西藏對於北京的看法很快就冷了下來,而到了1959年時,確定對於北京政權沒有好感,當時很多人 加入的起義,甚至危及中國對於整個藏區的控制。此次反抗活動,大部份是由東藏地區的康巴人為主角,他們在中國政府治下忍受了最殘暴的對待。而有一段時期,這些康巴的戰士們受到CIA 的援助,不應該--就像帕蘭提所假設的--代表一種可以用來貶低西藏反抗運動的目標、願望與存在的王牌。CIA利用藏人,就像是他們在全世界大約十幾個國 家裏,利用當地的民族運動一樣;他們並不是真正關心當地人,而是將他們作為冷戰的工具。西藏的反抗鬥士們,從東藏的貧窮邊疆小村子裏來,對有人支持他們,都感到十分高興。他們不知道把他們捲入的大的政治架構究竟如何。諷刺的是,是達賴喇嘛本人中止了康巴人的遊擊反抗活動,他呼籲他們放下武器,擁抱非暴力的 方法,作為衝突的解決之道。
至於接下來中國佔領後的現實,是世界上每個合法的人權組織都稱為例如「文化滅絕」的名詞,應該不需要繼續解釋。當時其中一件最明顯的歷史文獻,就是班禪喇 嘛上書毛主席的七萬字真言。這份檔不只被嚴肅的歷史學家認為是那個時期唯一可靠的記錄,也突顯了當時知識份子必須如何向黨磕頭,即使是地位崇高的政府官員如班禪喇嘛都必須如此,才能跟毛主席說話。顯然,毛對於聆聽他所「解放」的「農奴」每天遭遇的問題,一點興趣都沒有。班禪喇嘛被送進監獄,就因為他居然 膽敢建議,西藏地方的人徘徊在餓死邊緣;而一般的西藏農民,若對當地的中國官員說出一樣的批評,下場則更淒慘。
在他的文章裏,帕蘭提再度引用湯姆‧格朗非--這位對於文化大革命有如此美化的看法,應該自動將他從中國佔領西藏的信史中除名--然後提出「奴隸制與不受給付的勞力制在毛的統治下消失。」這個句子根本在任何合法的歷史寫作裏沒有地位。也許帕蘭提願意坐下來,跟數千位在羌塘的硼砂礦場,被中國軍人奴役至死的 藏人親屬講講話。我曾經與他們見面,而他們絕對比帕蘭提,更值得擁有西藏歷史與文化上的一席之地。毛強迫西藏遊牧民族定居,絕對不是一種解放;政府強迫藏人改種小麥(放棄傳統的青稞),造成許多地方的饑荒,也絕對不是什麼解放。
再一度,中國統治下的藏人並不滿意的真證言,應該來自於人民的行動本身。自從中國入侵佔領以來,西藏一直都有反抗運動。歷年來,這些反抗採取了許多形式- -小冊、公開抗議、眾人的不合作運動、經濟制裁、武裝起義,都是藏人曾經在藏地採取的抗議行動,他們都在冒著生命的危險。
中國政府一直都面臨西藏人民的反對,確定比過去拉薩政府曾經面臨的人民反抗來得多更多,而這一點,無法更一步地推進「舊西藏」是可怕的壓迫社會的理論。目 前西藏難民一直逃出西藏,其比率是1959年前所未見,這個事實一樣證明舊西藏並非如何可怕的地方。帕蘭提無知地猜測,認為西藏難民在1959年未曾出逃 西藏,是因為「控制系統」是如此深,所以藏人「害怕被截肢」。看看西藏地圖,它綿長、很難巡守的邊界,而對於西藏社會有基本的瞭解,也會很快顯示藏人--如果他們想要逃離「封建主人」--應該一點都不困難。
也許最能夠說明西藏人民對自己文化的感覺的,就是在1980年代早期,在中國政府終於放鬆了其嚴刑峻罰的西藏政策後,藏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開始重建佛寺、重送孩子到佛寺裏--「舊西藏」的主要象徵。而他們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到街頭去抗議,要求讓達賴喇嘛回來。這不是想要忘掉過去的人民的行為,更像是人 民想要重新找回他們自己的文化。
這一點又再度印證了帕蘭提論理的基本錯誤--它不是根據藏人的經驗來的。事實是,現在有,過去也有一個藏族的人民運動--在西藏內,與西藏外皆是--他們 壓倒性地支持達賴喇嘛,而且非常明確地支持西藏的建國。這種運動不能被小看為一種意外、受到外國政權支持、或者主要是貴族的性質。說西藏反抗運動都是由貴族所驅使的,是帕蘭提等人重要的論據,因為沒有這一點,他們就必須承認,有人民的運動,而這個運動也許就意謂,也許西藏人民從來沒有喜歡過毛澤東,而是仰 慕著達賴喇嘛。
西藏的反抗,在歷史上,以及在現時,都是由各個社會階層的藏人所組成的。1950年代晚期與1960年代早期的康巴的戰士,絕對不是貴族;而1969年領 導反抗中國軍隊的阿尼欽列丘卓(Thrinley Chodron),也不是貴族。八零年代晚期藏人上街頭,然後被射殺,這些人也不是前貴族。而現在正在劄基監獄裏形銷骨毀的數百位藏人,就因為表達獨立的渴望而關在那裏,他們也絕對不是。
目前,全世界各地有超過十五萬的流亡藏人。這些人是流亡遊牧人、流亡農人、流亡卡車司機。把這整個流亡人口都化約成貴族,或前貴族,是一件非常瘋狂的事。 單單在紐約市,就有五千名藏人難民。我很確定,負責幫助藏人難民在皇后區找工作的西藏辦公室的阿旺‧拉雅(Ngawang Rabgyal)聽到有人描述這些難民都是「貴族」,一定會不以為然地聳著眉毛。
說西藏流亡社區想要回到「香格里拉」,重建他們的貴族,是一種陳腔濫調、一致化的辯論,與藏人自由運動想要達成、也說得很明白的願望完全無關。第一,藏人 從來沒有自稱自己的國家為「香格里拉」,這是外國人詹姆斯‧希爾頓(James Hilton),第一個如此做的。他們從來不認為自己的國家是天堂,而藏人社區肯定也不是尋求重建在1959年前存在的同樣政治制度(事實上也不可能)。 達賴喇嘛事實上已經遜位,不願再當未來的西藏領袖--雖然98%西藏內與外的藏人,可能在兩秒之內會選他為元首--他說他寧可盡宗教責任,而不是政治領 袖。藏人的噶廈現在是由民主選出來的官員所組成的,而西藏流亡政府--不管帕蘭提願不願意承認他們的存在與否,是個合法、負責處理十五萬難民福祉的組織--也已經為未來的西藏政府規劃出一個民主的架構。
爭取西藏國家的運動,遍及西藏社會的各個層次。西部地區的遊牧人、羌塘的牧人、安多的農人、拉薩的商人--絕大多數的藏人都是敢言的--也盡他們可能地表明其民族的願望。任何曾經在西藏內地或外部待上一段時間的人都知道這是事實。事實不必被寫成腳註,這是一種經驗史。
作為一種個人證言,在我加入西藏政治運動之前,我曾經旅行到西藏去。我到當地時,西藏仍在實施戒嚴,而在某些敏感的地點,我必須由中國導遊監看護送,這位 中國導遊不是很熱衷地向我指點了舊西藏的「封建刑求室」以及一樽被解放的農奴「打斷枷鎖之?」的塑像;導遊們自己似乎也不太相信。然而,即使是他們,也沒 辦法製造出一些願意辱罵達賴喇嘛,或者講解他們「如何拋棄封建枷鎖」經驗的藏人。我知道沒有一位旅行到西藏的人聽說過這種證言。拉薩有一些藏人官員會說出這種話;而也許有些西藏的藏人相信這種說法。但再一度,對大部份的人而言,這不是他們的經驗。將任何一位藏族的遊牧人、農民、農人、僧人,請到離當地黨官 數百公尺之遠的地方,他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達賴喇嘛的照片;第二件事就是要求你幫助他們,讓他們自由。
那就是事情的核心:「舊西藏」,那個存在於1959年前的西藏,對於普通藏人而言,就不是麥可‧帕蘭提、湯姆‧格朗非、安娜‧路易絲‧斯特朗心目中的樣 子。像帕蘭提、格朗非、斯特朗一樣的學者,採用的是有限的史料,也沒有第一手經驗,把舊西藏看成可怕的地方;然而說到底,他們都不是藏人。如果藏人自己不認為他們的過去是由封建領主、無情壓迫組成的回憶,那麼為什麼他們需要像帕蘭提一樣的學者來告訴他們,他們的過去是什麼樣子?
對一個文化說出貶低的事情,並不是特別困難的事;用帕蘭提與格朗非的鏡頭來看,幾乎大部份,(假如不是所有的)社會都會是一樣可怖的地方,就好像所有的反抗運動一樣。真正的故事,不是這些歷史學家說了什麼,而是為什麼他們選擇這種方式這樣說。
許多藏人確實歡迎對他們的社會各種面向的評論與批評;我也曾經參與許多關於舊西藏與未來西藏政治方向的熱烈討論。但這是因為我花了時間,真正去瞭解西藏社 會。也許帕蘭提、格朗非、斯特朗的歷史最驚人的一點是,他們採用訴說西藏文化的語調,未曾親身體驗的他們,他們所呈現的事實,不是為了幫助西藏人民。這些事實都是相當嚴厲的指控,而且作者也假裝很客觀的樣子,但他們的指控卻都含著怨毒。
奇怪的是,帕蘭提--就像格朗非一樣--似乎對於他的作品激起藏人與藏人支持者的情緒反應,感到吃驚。任何有常識的人,應該都會覺得很正常,如果你貶低整 個文化--特別是一個正在受難的文化--然而作出一些與大部份有第一手經驗的人所知道完全相反的說法,當然會激起情緒的反應。也許這些學者很驚訝,因為他們早已忘記,他們的話語是有重量的,他們的行動在真實的世界會造成實在的影響。在西藏運動裏,這些結果可以很清楚地度量--西藏運動者的主要工作,應該是 要為基本自由被剝奪的藏人爭取基本人權,卻發現自己處於一個必須為一個已經逝去的社會的行動辯護的位置。曾經受刑求的受難者,被十九歲的美國大學生詢問著舊西藏的問題,這位大學生從來沒有去過西藏、從來沒有見過藏人、也從來沒有一位家人被以電棍刑求。這些,對於一個正在從事追求權利的民族而言,不僅是非常 令人難過的經驗,也幫助了壓迫者遂行其目的。
中國政府視文宣活動為其減損西藏人權運動、國家運動的利器,並不是什麼秘密。中國的國營媒體--採用捏造與扭曲的歷史事實是無可爭議的--經常性地貶低、 攻擊西藏文化,特別是達賴喇嘛本人,他被經常性地詆毀--而且中國還對可以這樣做覺得興高采烈。西藏難民人口也一樣被他們蔑視,負責安頓十五萬難民、並向國際遊說人權與認同的西藏流亡政府,也被完全貶低。對於藏人而言,幸運的是,北京那種歐威爾式的謾罵--將達賴喇嘛標示為「毒蛇」與「大壞人」--接近可 笑的程度。那是一直到最近為止。現在文字戰已經波及到更高的層次了。
北京的文宣局,瞭解到藏人與藏人的奮鬥,在西方很受同情,開始尋求贏得這場認知的戰爭,他們開了好幾次會議,討論國內國外有關西藏的文宣工作。這個新文宣 策略的一個主要成份是,更廣泛利用中國與西方藏學學者。2001年,一份外洩的中國政府備忘錄裏,中國共產黨第九次西藏相關的對外文宣會議裏明言:「有效 利用藏學家與專家,就是我們對外文宣,爭取輿論同情的核心‧‧‧」
有這個作為政治背景,採用研究得很差、沒有實質事實支持,對西藏文化的指控--事實上就是中國佔領者用來非法化西藏整個社會--是非常危險的遊戲。批評一 個並不在為自己生存而奮鬥的文化或宗教,是一回事。然而重寫一個民族的歷史,而這個民族已經是一個世界上最大的文宣機器的受難者,則是另外一回事。
讓我最感驚訝的是,極左派對於西藏的看法,是如何快速就把共黨的文宣變成「學術作品」;如何把一個謠言,加上一個腳註,即變成事實。毛說「一個謊言說一百 次即成真理。」可悲的是,在新的西藏學者的例子裏,一個謊言加上一個腳註一次,立刻變成事實。現在世界上已經存在一大堆的糟糕資訊了,任何別有目的的學者都可以自由取用,然後表現得好像是信史的樣子。很少有人會仔細去看表面下的東西,檢視其高度可疑的來源--提供這些資料的殖民者、壓迫者、外國人,寫著一 部他們沒有資格書寫的歷史。而在此混亂中遺失的,一直都是藏人自己的聲音。
帕蘭提的論文裏有一個說法,總結了他如何完全脫離西藏的現實。在他的論文裏,他說,舊西藏是一個「有損於人類精神」的社會。任何一位曾經花時間跟藏人一起 的人,都會對其中的諷刺之處感到好笑。只要曾經跟各種職業的藏人相處,不管是在西藏內還是之外,你總是對於西藏文化具有傳染力、不可置信的精神性印象深刻。從康巴人的飲酒歌,到藏人所喜歡的野餐,西藏社會以熱情與充滿精力聞名。這種精神就是來自帕蘭提這麼有興趣貶低的文化裏成長出來的。這種精神也是中國 政府如此迫切地想要壓碎的--他們禁止藏人唱自由歌,還禁止傳統西藏節日。反抗專制暴政的奮鬥,就是爭取靈魂自由的奮鬥,而我願意打賭,一個像帕蘭提這樣的民粹主義者,一定很願意跟流亡藏人一起飲酒,而不是與共產黨幹部聚餐;可悲的是,他永遠沒有機會發現。他已經選擇了他的床伴,希望他得到更多力量。到最 後,還是藏人自己,才是其命運的決定者。當他們命運決定之時,帕蘭提就已經走開了,轉移到下一個議題,而藏人不會因為他這樣做而過得更不好。
(譯者:懸鉤子)

達賴喇嘛: 中國需重建道德信仰價值觀

(博訊2008年8月18日陳成)8月17日 應西藏政教領袖達賴喇嘛的邀請,中國民主運動領袖魏京生先生、89學生運動領袖、牧師張健先生及11位海外民主人士和少數民族代表,一同在法國的南特市體育館與達賴喇嘛會見。
交談中,達賴喇嘛表達了對中國自由民主的期待,他說只有漢族、藏族、維吾爾族等各民族共同團結,建立統一的民主陣線,才能最終推動整個中國走向自由民主。中國是一個有13億人口的大國,她理應該有一個超級強國的地位,但今天由於中國沒有實現自由、民主,就使得中國要達到這個目標成為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對於前一段時間海內外有許多中國青年人對達賴喇嘛的攻擊,甚至謾罵。他說,事實上他一直致力於漢族和藏族兄弟般的團結,所以這些青年的行為令他苦惱和不可理解。
達賴喇嘛表示,他一再謀求和中國政府的談判,也一再的推動民族之間的和解,甚至多次公開支援北京奧運會。但是與北京的會談,沒有任何實質性的結果和進展。
會上他還說,西藏流亡政府是一個民主的政府。他本人現在處於半退休的狀態,但是他仍將繼續致力於和平解決西藏問題和謀求西藏的高度自治。這些事情並不取決於他本人的願意與否,西藏人民對於他有非常大的期望。他還一直在尋求促進不同宗教之間的和解與理解。
他還說,在中國最為重要的是道德與信仰的重建問題。他今後將在這方面做更多的推動,這是他最願意做的。
席間,魏京生先生向他表達了海外一些民主人士對達賴喇嘛的支持,同時希望達賴喇嘛更多關注中國人權,也請他保重身體。
張健先生說到,由於中國民眾沒有機會見到達賴喇嘛,也無法通過漢語能夠看到更多有關他的文字方面的真實資料,所接受的又都是中共單方面的宣傳和抹黑,請達賴喇嘛能夠理解到年青人對他表示出的無知和魯莽。
張健還說到,通過網路許多國內的線民都表示出對達賴喇嘛的尊敬和支持。特別是他所宣揚的和平與愛的理念,得到許多線民的理解和接受。

西藏流亡政府(噶廈)於十四世達賴喇嘛七十三華誕慶典儀式上的講話(全文)



今天是雪域眾生信仰之怙主、慈悲觀世音之化身、世上一切法教之主、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七十三華誕之日。在此,謹代表境內外的所有雪域藏人,虔誠地以身、語、意跪拜祝福吉祥,並祈求聖者如旭日普照的雪山,為護佑濁世頑愚的眾生而長久住世。
過去,慈悲怙主為利益因濁世而衰微的眾生,普降法語甘露,其恩德如草木春暉一般無以為報。往後,亦祈求怙主慈悲,對五濁橫流中的眾生,尤其是對您所教化的雪域眾生不棄不離,讓廣大利益的事業續流。
去年華誕日,本屆政府曾要求所有雪域藏人,都要努力於聚積共同的福報,加強和平非暴力運動的力量,使西藏的正義事業,即使延續百餘年亦不會出現沮喪或退縮;並向境內外藏人提出十一項可以具體遵行的項目。今天我們再次重申這些內容,並呼籲所有人民不僅僅是聽聽就罷了,請確實起而行的給予重視與實踐。
今年三月十日開始,西藏三區的人民勇敢地抗議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公正的極左政策,他們以奮不顧身的英勇精神,向全世界人民展現了西藏民族的勇氣、團結、以及為了民族的正義事業而前仆後繼、薪火相傳的不屈精神;也因而獲得了全世界所有堅持正義、熱愛和平的政府和人民的同情和廣大的支持,這是令人振奮的。今天,我們再次向境內的西藏人民表示衷心的讚賞;同時,你們汨汨的鮮血絕不會白流,你們的犧牲必將產生偉大的成果,這是因果必然的法則。
今年遍及整個西藏的和平抗議活動,遭受中國政府極端野蠻殘酷的鎮壓,成千上萬的西藏人被逮捕、被殺害,被毆打致殘、致傷,這不僅是令人遺憾的;而且也充分暴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針對西藏民族所秉持政策的真實面目。我們對西藏民族未來將要面臨的命運,感到焦慮萬分。所以呼籲世界上所有的政府及其人民,繼續投注關懷及支持境內的西藏人民,繼續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導人討論西藏問題,促使他們解決西藏問題。
基於西藏境內的嚴峻局勢,全體流亡藏人為表明同情和支持的立場,展開一系列如理如法的行動是極為必要的。為此,根據西藏政府的要求,由西藏人民議會領導成立了專門的『緊急協調小組』,從而使西藏流亡社會的大部分活動,發揮了統一團結的力量。對此,西藏流亡政府表示讚賞。同時,我們也希望『緊急協調小組』,為了讓人民追求西藏自由的運動能夠持久地進行下去,不能僅僅侷限於遊行示威等活動,而是要尋找更加廣泛的途徑或方法。這已經是需要馬上進行考慮的時候了。
不僅如此,我們還要鄭重地聲明,希望境內外所有藏人的一切活動,不論形式或性質都不要背離和平、非暴力的路線,要遵循西藏政教領袖達賴喇嘛的精神指導。西藏流亡政府堅決反對任何組織和個人,進行任何違背達賴喇嘛精神的活動,所有這類活動都將被視為是無益於西藏事業的行為。
面對西藏的緊張局勢,達賴喇嘛時刻關懷著西藏人民的安危,他寫信給中國領導人胡錦濤;並派遣兩個代表,於今年五月四日到深圳與中國有關人員進行私下會談,以求紓解西藏的緊張局勢。根據當時雙方的約定,第七次藏中會談於本月一日至二日在北京舉行。但令人遺憾的是,正如之前的預料那樣,第七次會談未能產生任何預期的結果。我們對中國政府只是重複其政治宣傳內容的行為,感到非常的遺憾;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是否具有和談解決西藏問題的決心和誠意,我們更甚於以往的抱持懷疑的立場。
西藏政教領袖達賴喇嘛,作為世界和平舵手的地位是無庸置疑的;達賴喇嘛反對任何暴力活動的立場是世所公認的;達賴喇嘛根據中間道路,始終堅持西藏問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範圍內尋求解決的立場;不論過去或現在,達賴喇嘛都支持中國舉辦奧運會,這些都是眾所週知的事實。因此,那些要求達賴喇嘛停止或反對分裂、暴力以及破壞奧運會等說辭,即使是未識世的小孩亦知其不是理性的;對於這些說辭,我們認為不必要作出解釋或說明。
達賴喇嘛始終不渝地堅持『中間道路』的透明政策。在『中間道路』的正確引導下,將會繼續堅持不尋求獨立、非暴力、以及適時地通過和談尋求解決西藏問題的三項原則立場。
達賴喇嘛和西藏流亡政府方面,在和談過程中或創造和談環境等諸多方面,為合理解決西藏問題作出了極至的努力;即使在最近西藏局勢動盪不安的時期,亦致力於恢復穩定,並為減輕境內藏人的痛苦而作了最大的努力。相對的,如果中國政府還有和談的誠意,就必須共同攜手創造和談的環境。同時,為了實現西藏的穩定與和諧,我們強烈呼籲中國政府立即停止鎮壓、毆打、虐待、逮捕拘押等暴行;立即停止在寺院推行毫無節制且無法無天的政治教育運動,以及對宗教事務毫無必要地進行干預等造成寺院混亂的行為;停止以發展和建設為由的破壞西藏環境、掠奪西藏自然資源、農牧相互遷居以及移民等活動。
在第七次的會談中,雙方同意將在今年十月進行第八次會談,屆時將具體討論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有關民族區域自治的權利及其在西藏的實施情況;我們暫且將其視為是一種積極的訊號;我們不僅要聽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說辭,還要根據其實際行動,從而為下一輪的會談進行準備。
我們已多次鄭重聲明,有關六百萬西藏人民的利益是藏漢會談唯一需要討論的問題。至於達賴喇嘛的個人地位或達賴喇嘛周圍少數藏人的地位等,與和談沒有任何關係;我們再次明確重申,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會談並不涉及這些內容。
今年五月四川發生地震,災難對成千上萬的漢藏人民造成了嚴重的傷害,我們對此感到萬分的悲傷,並表示沉痛哀悼和慰問。西藏政教領袖達賴喇嘛領導流亡藏人們為四川震災的受難民眾舉行了超度祈福法會,並通過各種途徑捐獻很多金錢以表明同情和支援。
最後敬祝西藏政教領袖十四世達賴喇嘛長久駐世!祈求苦難中的西藏人民早日獲得解脫!祈求西藏的正義事業早日獲得成功!


西藏流亡政府(噶廈)
二零零八年七月六日

2008年11月24日 星期一

佛法在靜坐練習的要點

大善者-烏巴慶老師


烏巴慶老師在他過世之前幾年,特別為他的西方學生用英語做了以下的開示。他在許多場合向學員讀這篇開示。烏巴慶老師過世後,這篇開示從錄音轉為文字刊出。

無常(anicca)、苦(dukkha)、無我(anatta)-是佛陀教法的三個基本特性(三法印)。如果你正確了知無常,你就會知道苦是必然的結果,而無我是究竟真理。要一起了知這三個特性需要花些時間。

無常是首先要透過實修去體驗和了知的基本實相。僅有書本上的佛法知識是無法正確了知無常的,因為缺少了實修層面。唯有透過經驗上了知無常的本質-在你自身內不斷變化的過程,這樣才是佛陀所希望的了知無常。在佛陀時代,乃至現在,即使沒有書本上佛法知識的人,也能發展出對無常的了知。

為了要了知無常(anicca),必須確實勤奮地遵行八正道(the Eightfold Noble Path),八正道分為三部份-戒(sila, morality),定(samadhi, concentration),慧(panna, wisdom)。戒或道德的生活是定(心的控制,靜心一處)的基礎,只有當定圓滿的時候,智慧才能發展出來。因此戒與定是發展智慧的必要條件。透過內觀(Vipassana)的修習,對無常、苦、無我的了知即是智慧。

不管有無佛陀出世,戒與定的修習也許會存在人世間。事實上,戒與定是所有宗教信仰的共通點。但它們還不足以構成佛法的終點-終點是完全止息痛苦。在悉達多太子(Prince Siddhartha)尋找止息痛苦的道路上,他找到並完整地修習這方法,發現這個方法會帶領到痛苦的止息。在六年堅定的修習後,他發現這方法,成為完全的覺悟者,然後教導人類及天人修習這條也能帶領他們到止息痛苦的道路。

在這層關係上,我們應該瞭解每一個行為-無論是身體、語言或意念,都會隱伏後續的力量,稱為業習(sankhara, 或業力 kamma-是較常見的用語),無論行為是好是壞,都會登錄到個人的功過(借貸)帳戶。因此每個人都有累積的業習,而這業習是生命會再延續的能量供給資源,無可避免的痛苦與死亡便接著而來。藉由了知無常、苦、無我的發展,就能清除個人帳戶上累積的業習。這淨化過程開始於正確地了知無常,更多新業繼續累積,同時維持生命的業習能量也持續減少-時時刻刻,日復一日。因此,去除所有業習需要一個人一世或更多世的時間。當一個人去除他自己所有的業習(sankhara),就到達了痛苦的止息,因為不再存有業習來延續任何形式的生命。在生命的終點—完美的聖人—也就是佛陀(Buddhas)和阿羅漢(arahants)們契入涅盤(parinibbana)到達痛苦的終點。對今日練習內觀靜坐的我們而言,如果我們能明白以下的道理:正確了知無常就可能到達聖人(ariya)的第一階段,也就是初果-須陀洹(Sotapannaa,stream-enterera預流果),最多再生死輪回七次就會到達痛苦的終點。

無常的真相是開啟了知苦(dukkha)和無我(anatta)的大門,最終是到痛苦的止息,而要了知無常真相的完整意義,則要透過佛陀的教法,關於八正道和三十七菩提分(bodhipakkhiya dhamma)的教法必須能夠保持完整,並且讓求法者依法實踐。

要在內觀靜坐中進步,學員必須儘量不斷地了知無常。佛陀對修行人的勸告是--在任何情況下,行、住、坐、臥都應該保持對無常、苦、無我的覺知。持續不斷覺知無常、苦、無我是成功的秘訣。在大般涅盤經(mahaparinibbana)佛陀入滅前所說的最後一句話是「無常是所有事物的本質,勤奮地為自己的解脫而努力。」這就是佛陀四十五年間所有教法的核心。能保持不斷覺知事物無常的本質,你就確定能到達目的地。

當你發展無常的了知,你洞察「什麼是自然的實相」的能力也會變得越來越強,對無常、苦、無我,這三個特性(三法印)也就沒有懷疑。只有這樣你才能看得見目標,往前邁進。現在你知道無常是第一個重點因素,你應該試著儘量清晰,儘量深入地來了知什麼是無常,這樣在練習或討論上才不會有疑惑。

無常(anicca)的真正意思是─不持久或衰退-是宇宙所有事物的本質--不管是有生命或無生命的。佛陀教導弟子說,所有存在物質界的事物都是由次原子微粒(kalapas)組成的。次原子微粒是比原子還要小非常多的物質單位,它們以極快的速度生滅。而每個次原子微粒是由八個物質的基本要素構成:堅硬的(地),液體的(水),發熱的(火),振盪的(風),還有顏色,氣味,味道,營養素。前四者為主要的特性,是次原子微粒的構成要素,其餘四種則是依靠前者而生成,由前者所產生的次要因素。次原子微粒是物質面的最小粒子-仍在今日科學領域之外。只有當八個物質基本要素合在一起才構成次原子微粒。換言之,這八個基本元素瞬間組合的作用,只是成為當時的一個聚合,在佛法裏稱為次原子微粒。而次原子微粒的生命週期為「瞬間(剎那)生滅」,在人類肉眼一眨眼間有百萬兆次的瞬間生滅在消逝。這些次原子微粒一直處於無止境的變遷狀態。熟練內觀靜坐的學員能體驗到次原子微粒像是能量之流。

人體其實不是像外表所呈現的那樣是一個堅硬的實體,而是由一連串的物質(rupa)與心(nama,念頭,思想)所共同聚合的。瞭解我們的身體是處於變化狀態的次原子微粒,也就是瞭解變化或衰退的真實本質。變化或衰退(anicca 無常)的狀況是由於次原子微粒不斷的瓦解與取代所引發的,全都是處於燃燒的狀態,而這些必然是苦(dukkha),也就是痛苦的實相。只有經驗到無常是苦時,你才會了知痛苦的實相,這也就是佛陀的教法基礎,四聖諦的第一聖諦。

為什麼呢?因為當你瞭解到無法從苦的微細本質中逃離時,你真的會感到害怕,厭惡此一身心(nama-rupa)的存在狀態,而會想要尋找可以超越痛苦狀態的道路,涅盤,痛苦的止息。而痛苦的止息是什麼,即使身為人類,你也會證得初果的階段,預流果,由於修行發展足夠契入沒有因果的涅盤狀態,內在的安詳。但即使在每天日常生活中,只要你能在練習時保持無常的了知,你就會知道改變已經發生,自己的身心變得更好了。

在進入內觀練習之前(也就是在定(samadhi)發展到適當的程度),學員應該要瞭解有關物質與心特性的理論知識,也就是身與心(rupa and nama)的本質。在內觀靜坐中不僅要專注於物質的變化本質,也專注於心的變化本質,專注於念頭,對於物質持續變化過程的注意。有時注意力會集中在物質無常變化的那邊,也就是著重在身(rupa)的無常變化上,而其他時間則專注在念頭或心那邊的無常變化,也就是著重在心(nama)的無常變化。當專注于物質的無常變化時,以這樣的覺知同時也會知道念頭也處於轉換或變化的狀態。如此,就會體驗到身與心的無常變化。

到目前為止我所說的是關於經由身體感受及念頭的變化過程來了知無常。你們應該要知道無常也可經由其他形態的感受來了知。無常可以經由感受來體驗。

1. 經由眼根與可見物體的接觸
2. 經由耳根與聲音的接觸
3. 經由鼻根與氣味的接觸
4. 經由舌根與味道的接觸
5. 經由身根與觸覺的接觸
6. 經由意根與念頭想法的接觸

由此就能透過六個感官的任一個來發展對無常的了知。然而在修行中我們會發現在各種型態的感受中,對於身體經由觸覺所產生感受,是內觀靜坐中含蓋範圍最廣泛的區域。不只是那樣,經由觸覺(經由內在次原子微粒的摩擦,輻射和振動)和身體的接觸所產生的感受比其他的感受型態還具體。因此內觀靜坐的初學者可以更容易地從身體感受的變化來了知無常。這是為什麼我們選擇身體上的感受做為迅速了知無常的工具。任何人想要嘗試其他方法都行,但我的建議是:在嘗試其他感受型態之前,應該要先建立好經由身體上的感受來了知無常。

在內觀有十種程度的智慧:
1. 思惟智(sammasana):透過理論上仔細地觀察和分析,瞭解無常、苦、無我的智慧。
2. 生滅智(udayabbaya):透過直接地體驗,瞭解身心的生起和滅去的智慧。
3. 壞離智(bhanga):瞭解身心變化的特性就像快速的電流或能量流動,特別是消融階段時的清楚覺知。
4. 怖畏智(bhaya):瞭解此生的存在是可怕的。
5. 過患智(adinava):瞭解此生的存在充滿不幸。
6. 厭離智(nibbida):瞭解此生的存在是可憎的。
7. 欲解脫智(muncitakamyata):瞭解有迫切需求想要出離此生的存在。
8. 省察智(patisankha):瞭解以無常為基礎,為完全解脫全心修行的時候已經到了。
9. 行舍智(sankharupekkha):瞭解現在是從所有業習(sankhara)以及自我中心出離的時候了。
10. 隨順智(anuloma):想要趕快到達終點的智慧。

這些是可以在內觀課程中達到的層次。假使有人在短時間內到達目標,那麼這些層次便只能由回顧得知。只有在無常的了知上前進,並在某種程度上接受具資格的老師指導和幫助,才能到達這些層次。學員也應該避免有所期待地追求這些目標,這將會擾亂對於無常的持續了知;而光是對無常的持續了知,便足以達到目標。

現在,我就以在家修行者的立場,從日常生活中來說明可以從內觀靜坐獲益-就在此刻,就在此生。

內觀靜坐的最初目的是在自身內建立無常的體驗,到達身心內外的祥和及平衡的階段。這要全神專注于內在無常的感受才能達到。這個世界正面臨嚴重的問題是人類身心飽受壓迫。現在正是大家修習內觀靜坐的時機,學習如何在當今發生的事件中尋求寧靜之池。無常存在每個人的內在,在每個人的自身範圍內。觀察自身就可以找到,無常是可體驗的。當一個人感覺到無常,經驗到無常,能夠專注在無常上,便能由觀念構成的外在世界中解脫。對於在家修行者來說,無常是生命之寶,是可以儲藏安詳與平衡的能量寶庫,能利益自己也造福社會。

當無常的體驗經過適當的發展,便會觸動身心疾病的根部,不淨雜染便漸漸地被清除,這也是身心疾病的根源。這種體驗不只是舍離世間過出家生活的人才會經驗到,在家修行人也能經驗到。儘管有些障礙使得在家修行人無法安寧,但是有經驗的老師或指導仍舊能幫助學員在短時間內建立無常的體驗。一旦建立起來,接下來所要做的便是試著保持無常的體驗,但要謹記的是,只要一有時間或機會能往前邁進,就要用功到達壞離智(bhanganana-knowledge of bhanga)。

然而,對於尚未達到消融階段的人而言會有些困難。就好像內在的無常與外在身心活動之間在拔河一樣。所以最好明智地以格言──「工作時工作,玩的時候玩」來提醒自己。並不需要時時刻刻都在建立無常的體驗。能在白天或晚上撥出時間──可能的話,安排一個固定的時段來體驗無常就足夠了。在這時段,就要全神貫注于無常的覺知,試著將注意力放在身體。也就是說,應該要時時刻刻不間斷地覺知無常,別讓不利於進步的散漫和分心的念頭跑進來。如果無法如此專注體驗無常的話,就回到觀察呼吸-警覺專注,因為定(samadhi)是觀察體驗無常的關鍵。要有圓滿的定,戒必須要完善,因為定是以戒為基礎。為了能好好體驗無常,定必須是圓滿的。如果定夠穩固,那麼無常的了知也必定會透徹。

沒有特殊的技巧能用來建立無常的體驗,除了心的使用,將心調整到一種完全平衡的狀態,能夠將注意力投射于禪修的物件。內觀時的禪修物件是無常,因此,對於習慣將注意力集中在身體感受的人來說,便能直接體驗無常。在身體上體驗無常,首先應該在容易集中注意力的地方,然後移動注意的地方,從頭到腳,從腳到頭的移動,有時探索到身體內部。在這個階段,必須清楚地知道不是將注意力放到身體的解剖,而是物質結構-次原子微粒(kalapas)-它們不斷變化的本質。

如果能遵行這些方法,就一定能進步,但要進步還須要有波羅蜜(parami,功德善行,也就是個人在心靈上的的特質)以及在靜坐上的用心。如果證得更高的智慧,那麼了知無常,苦,無我這三個特性(三法印)的能力也會增加,也就能越來越接近聖人(ariya)的目標-這是每個在家修行人都能夠見到的目標。

這是科學的時代。現代人沒有理想國(utopia)。除非結果是好的,具體的,是真的,個人的,是此時此刻的,否則是無法被接受的。

佛陀在世時,他對卡拉馬族的人們說:

「注意了,卡拉馬族的居民,不要被傳聞、傳統或謠傳所誤導。不要被經典,或推論、邏輯或某些理論上的論點或認可所誤導,或有些看法符合某人的偏好,或因為尊敬老師的聲望。但當你能夠自己知道:這些事是不善的,應該苛責的,為智者所責難的;經由修習與觀察這些是會導致損失和悲傷-那麼你便要捨棄。但假使在任何時間,你能夠自己知道:這些事是善的,無可責難,為智者所讚揚;經由修習與觀察這些事會帶來福祉與快樂-那麼卡拉馬族居民,你們就要落實,安住於這些事。」

內觀的鐘聲已經敲響-也就是佛法、內觀修習的復興。毫無疑問地,對那些以開放心胸誠懇地在課程中接受老師指導的人來說,肯定會有結果-這些結果是能被接受為好的,具體的,真實的,個人的,此時此刻的-這些結果會對人有益,帶來安寧以及快樂的人生。

願所有眾生快樂,並願安詳散播全世界。

注:佛“Buddha”是完全覺悟的人。法“Dhamma”是特質。因此佛法“Buddha-Dhamma”是覺悟者的特質。所有人,無論誰,如果他們真正完全地覺悟 - 則必定有相同的特質:也就是說,完全從貪、瞋、癡中解脫。當我們修習佛法,便不會捲入特定的宗派。但願我們真正在自身內發展佛的特質-從貪、瞋、癡中解脫。要發展這個特質便要修習戒(sila)、定(samadhi)、慧(panna),這是普遍能接受的道理。──S.N.葛印卡http://sss2002.51.net/vipassana/discourse/discourse-73.html

2008年11月21日 星期五

佛陀的次第說法



[選編] 約翰-布列特
[中譯]良稹
Dhamma
dhamma
原文版權所有 © 2005 Access to Insight. 免費發行。本文允許在任何媒體再版、重排、重印、印發。然而,編者希望任何再版與分發以對公眾免費與無限制的形式進行,譯文與轉載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
中譯版權所有© 2005 良稹, http://www.theravadacn.org, 流通條件如上。轉載時請包括本站連接,並登載本版權聲明。

次第訓練

佛陀教導的真理──即佛法──漸次展開。佛陀多次闡明,覺醒非如閃電,在未經修練與準備的心裏突然降落。反之,它歷經漫長修行的諸多階段方至頂點。

正如海底有著漸緩的淺灘、漸緩的坡度、漸緩的斜度,長久一段之後才有一個陡降,同樣,此法此律 (dhamma-vinaya) 有著次第的修練、次第的成效、次第的進展,長久一段之後才有直覺智(gnosis,通智)的洞悉。──Ud V.5(自說經)

比丘們,我不說直覺智的成就一日可得。反之,直覺智成就於次第的訓練、次第的行動(業)、次第的修持。那麼,直覺智怎樣成就於次第的訓練、次第的行動、次第的修持? 有此情形,當信心升起時,他拜訪(導師)。訪問之後,他親近他。親近時,他注意聽。注意聽時,他聽見了法。聽見法,他記住了法。記住法,他洞悉法義。洞悉法義後,他藉思索法義有了認同。有認同,他升起願望。升起願望後,他有了決心。有決心,他作辨析。辨析時,他精進。精進之後,他親身體驗法義、又以明辨親眼洞見法義。──MN 70(中部)

在更為實用的角度,佛陀傳授了這套以六階段展開的次第說法(anupubbi-katha, 演教初階),指點新學者從初級原理開始,上升至越來越高深的教導, 直到四聖諦的圓滿實現與涅磐的圓滿實現。

接著,世尊以他的覺知包容了全體在場者的覺知後,自問:“現在這裏有誰能理解法?” 他看見麻瘋病者蘇巴菩達坐在人群之中,看見他時,想道: “此人能夠理解法。” 於是,針對麻瘋病者蘇巴菩達,他作了一場循序漸進的開示,即,一段佈施說,一段戒德說,一段天界說; 他宣說了感官之欲的過患、降格、退敗,以及出離的果報。接著,他看見麻瘋病者蘇巴菩達的心預備、可塑、五蓋祛除、提升、明亮,便作了一場覺者們特有的法義開示,即:苦、苦因、苦的止息、與苦的止息之道。如無垢、潔淨之布得以善吸染料,同樣地,麻瘋病者蘇巴菩達正端坐原地,即升起內在無塵、無垢的法眼: “凡緣起者,皆趨向止息。”──Ud V.3( 自說經: 麻瘋病者)

行者在修練的每一個階段,會發現因果法則──即作為正見構造基石的業力原理──有一個重要的新維度。因此這是綜觀佛陀說法的一個極其有益的框架結構。
這個修練過程起始于修佈施(1),如此有助於尚未覺悟的行者啟動一個削弱其習慣性執取──對觀念、感官之欲、不善巧的思維與行為模式的執取──的漫長過程。接下來為戒德(2)的修持,這是基本層次的感官約束,有助於行者培養健康可靠的自我感。由這個自尊層次升起的心智安寧,為這條道上的一切未來進展鋪設了基礎。行者這時理解了,某種喜樂較之任何感官滿足更為深刻、可靠;來自於佈施與戒德的喜樂甚至還能在真實或象徵意義上,導致重生天界(3)。但是,行者最終認識到,即使這類喜樂也有過患(4):重生善趣固然好,它所帶來的喜樂卻非真實長久,因為所依條件是他/她最終不能控制的。這一步標誌著修練的轉捩點,行者理解了,真正的喜樂永遠不能在物質與感官世界裏找到。走向非緣起的喜樂的唯一可行之路,在於出離(5) ,藉放棄熟悉、低等的喜樂形式,代之以某種更有價值、更尊貴的喜樂,脫離感官域界。最後,行者成熟起來,可以接受四聖諦(6)了,這個教導闡明的是達到終極喜樂即涅磐所必要的心智修練過程。
不少西方人在密集禪修班裏初次接觸佛陀的教導,這樣的禪修班通常一開始便傳授正念正定的培養技巧。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這些素質很重要,佛陀將其置於次第修練的最後步驟。其中之意是很清楚的:為了從禪定中得到最大善益,為了使覺醒必須的一切素質皆盡成熟,基本功不能忽視。這個過程無捷徑可走。 

以下是對佛陀的次第修練步驟較為詳細的解說:
佈施(dana)
戒德(sila)
五戒
八戒
十戒
持守布薩日(Uposatha)
天界(sagga)
三十一個生存域
過患 (adinava)
出離 (nekkhamma)
四聖諦 (cattari ariya saccani)
i. 苦聖諦(dukkha ariya sacca)
(Dukkha)
輪回(samsara)
ii. 苦因聖諦(dukkha samudayo ariya sacca)
渴求(tanha)
無明(avijja)
iii. 滅苦聖諦(dukkha nirodho ariya sacca)
涅槃(nibbana)
iv. 苦之道聖諦(dukkha nirodha gamini patipada ariya sacca) — 八聖道
分組
聖道八道支
明辨
(pañña)
1. 正見(samma-ditthi)
  • (kamma)
  • 可敬的友誼(kalyanamittata)
2. 正志(samma-sankappo)
戒德
(sila)
3. 正語(samma-vaca)
4. 正業(samma-kammanto)
5. 正命(samma-ajivo)
奢摩他
(samadhi)
6. 正精進(samma-vayamo)
7. 正念(samma-sati)
8. 正定(samma-samadhi)
  • 禪那(Jh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