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4日 星期一

佛法在靜坐練習的要點

大善者-烏巴慶老師


烏巴慶老師在他過世之前幾年,特別為他的西方學生用英語做了以下的開示。他在許多場合向學員讀這篇開示。烏巴慶老師過世後,這篇開示從錄音轉為文字刊出。

無常(anicca)、苦(dukkha)、無我(anatta)-是佛陀教法的三個基本特性(三法印)。如果你正確了知無常,你就會知道苦是必然的結果,而無我是究竟真理。要一起了知這三個特性需要花些時間。

無常是首先要透過實修去體驗和了知的基本實相。僅有書本上的佛法知識是無法正確了知無常的,因為缺少了實修層面。唯有透過經驗上了知無常的本質-在你自身內不斷變化的過程,這樣才是佛陀所希望的了知無常。在佛陀時代,乃至現在,即使沒有書本上佛法知識的人,也能發展出對無常的了知。

為了要了知無常(anicca),必須確實勤奮地遵行八正道(the Eightfold Noble Path),八正道分為三部份-戒(sila, morality),定(samadhi, concentration),慧(panna, wisdom)。戒或道德的生活是定(心的控制,靜心一處)的基礎,只有當定圓滿的時候,智慧才能發展出來。因此戒與定是發展智慧的必要條件。透過內觀(Vipassana)的修習,對無常、苦、無我的了知即是智慧。

不管有無佛陀出世,戒與定的修習也許會存在人世間。事實上,戒與定是所有宗教信仰的共通點。但它們還不足以構成佛法的終點-終點是完全止息痛苦。在悉達多太子(Prince Siddhartha)尋找止息痛苦的道路上,他找到並完整地修習這方法,發現這個方法會帶領到痛苦的止息。在六年堅定的修習後,他發現這方法,成為完全的覺悟者,然後教導人類及天人修習這條也能帶領他們到止息痛苦的道路。

在這層關係上,我們應該瞭解每一個行為-無論是身體、語言或意念,都會隱伏後續的力量,稱為業習(sankhara, 或業力 kamma-是較常見的用語),無論行為是好是壞,都會登錄到個人的功過(借貸)帳戶。因此每個人都有累積的業習,而這業習是生命會再延續的能量供給資源,無可避免的痛苦與死亡便接著而來。藉由了知無常、苦、無我的發展,就能清除個人帳戶上累積的業習。這淨化過程開始於正確地了知無常,更多新業繼續累積,同時維持生命的業習能量也持續減少-時時刻刻,日復一日。因此,去除所有業習需要一個人一世或更多世的時間。當一個人去除他自己所有的業習(sankhara),就到達了痛苦的止息,因為不再存有業習來延續任何形式的生命。在生命的終點—完美的聖人—也就是佛陀(Buddhas)和阿羅漢(arahants)們契入涅盤(parinibbana)到達痛苦的終點。對今日練習內觀靜坐的我們而言,如果我們能明白以下的道理:正確了知無常就可能到達聖人(ariya)的第一階段,也就是初果-須陀洹(Sotapannaa,stream-enterera預流果),最多再生死輪回七次就會到達痛苦的終點。

無常的真相是開啟了知苦(dukkha)和無我(anatta)的大門,最終是到痛苦的止息,而要了知無常真相的完整意義,則要透過佛陀的教法,關於八正道和三十七菩提分(bodhipakkhiya dhamma)的教法必須能夠保持完整,並且讓求法者依法實踐。

要在內觀靜坐中進步,學員必須儘量不斷地了知無常。佛陀對修行人的勸告是--在任何情況下,行、住、坐、臥都應該保持對無常、苦、無我的覺知。持續不斷覺知無常、苦、無我是成功的秘訣。在大般涅盤經(mahaparinibbana)佛陀入滅前所說的最後一句話是「無常是所有事物的本質,勤奮地為自己的解脫而努力。」這就是佛陀四十五年間所有教法的核心。能保持不斷覺知事物無常的本質,你就確定能到達目的地。

當你發展無常的了知,你洞察「什麼是自然的實相」的能力也會變得越來越強,對無常、苦、無我,這三個特性(三法印)也就沒有懷疑。只有這樣你才能看得見目標,往前邁進。現在你知道無常是第一個重點因素,你應該試著儘量清晰,儘量深入地來了知什麼是無常,這樣在練習或討論上才不會有疑惑。

無常(anicca)的真正意思是─不持久或衰退-是宇宙所有事物的本質--不管是有生命或無生命的。佛陀教導弟子說,所有存在物質界的事物都是由次原子微粒(kalapas)組成的。次原子微粒是比原子還要小非常多的物質單位,它們以極快的速度生滅。而每個次原子微粒是由八個物質的基本要素構成:堅硬的(地),液體的(水),發熱的(火),振盪的(風),還有顏色,氣味,味道,營養素。前四者為主要的特性,是次原子微粒的構成要素,其餘四種則是依靠前者而生成,由前者所產生的次要因素。次原子微粒是物質面的最小粒子-仍在今日科學領域之外。只有當八個物質基本要素合在一起才構成次原子微粒。換言之,這八個基本元素瞬間組合的作用,只是成為當時的一個聚合,在佛法裏稱為次原子微粒。而次原子微粒的生命週期為「瞬間(剎那)生滅」,在人類肉眼一眨眼間有百萬兆次的瞬間生滅在消逝。這些次原子微粒一直處於無止境的變遷狀態。熟練內觀靜坐的學員能體驗到次原子微粒像是能量之流。

人體其實不是像外表所呈現的那樣是一個堅硬的實體,而是由一連串的物質(rupa)與心(nama,念頭,思想)所共同聚合的。瞭解我們的身體是處於變化狀態的次原子微粒,也就是瞭解變化或衰退的真實本質。變化或衰退(anicca 無常)的狀況是由於次原子微粒不斷的瓦解與取代所引發的,全都是處於燃燒的狀態,而這些必然是苦(dukkha),也就是痛苦的實相。只有經驗到無常是苦時,你才會了知痛苦的實相,這也就是佛陀的教法基礎,四聖諦的第一聖諦。

為什麼呢?因為當你瞭解到無法從苦的微細本質中逃離時,你真的會感到害怕,厭惡此一身心(nama-rupa)的存在狀態,而會想要尋找可以超越痛苦狀態的道路,涅盤,痛苦的止息。而痛苦的止息是什麼,即使身為人類,你也會證得初果的階段,預流果,由於修行發展足夠契入沒有因果的涅盤狀態,內在的安詳。但即使在每天日常生活中,只要你能在練習時保持無常的了知,你就會知道改變已經發生,自己的身心變得更好了。

在進入內觀練習之前(也就是在定(samadhi)發展到適當的程度),學員應該要瞭解有關物質與心特性的理論知識,也就是身與心(rupa and nama)的本質。在內觀靜坐中不僅要專注於物質的變化本質,也專注於心的變化本質,專注於念頭,對於物質持續變化過程的注意。有時注意力會集中在物質無常變化的那邊,也就是著重在身(rupa)的無常變化上,而其他時間則專注在念頭或心那邊的無常變化,也就是著重在心(nama)的無常變化。當專注于物質的無常變化時,以這樣的覺知同時也會知道念頭也處於轉換或變化的狀態。如此,就會體驗到身與心的無常變化。

到目前為止我所說的是關於經由身體感受及念頭的變化過程來了知無常。你們應該要知道無常也可經由其他形態的感受來了知。無常可以經由感受來體驗。

1. 經由眼根與可見物體的接觸
2. 經由耳根與聲音的接觸
3. 經由鼻根與氣味的接觸
4. 經由舌根與味道的接觸
5. 經由身根與觸覺的接觸
6. 經由意根與念頭想法的接觸

由此就能透過六個感官的任一個來發展對無常的了知。然而在修行中我們會發現在各種型態的感受中,對於身體經由觸覺所產生感受,是內觀靜坐中含蓋範圍最廣泛的區域。不只是那樣,經由觸覺(經由內在次原子微粒的摩擦,輻射和振動)和身體的接觸所產生的感受比其他的感受型態還具體。因此內觀靜坐的初學者可以更容易地從身體感受的變化來了知無常。這是為什麼我們選擇身體上的感受做為迅速了知無常的工具。任何人想要嘗試其他方法都行,但我的建議是:在嘗試其他感受型態之前,應該要先建立好經由身體上的感受來了知無常。

在內觀有十種程度的智慧:
1. 思惟智(sammasana):透過理論上仔細地觀察和分析,瞭解無常、苦、無我的智慧。
2. 生滅智(udayabbaya):透過直接地體驗,瞭解身心的生起和滅去的智慧。
3. 壞離智(bhanga):瞭解身心變化的特性就像快速的電流或能量流動,特別是消融階段時的清楚覺知。
4. 怖畏智(bhaya):瞭解此生的存在是可怕的。
5. 過患智(adinava):瞭解此生的存在充滿不幸。
6. 厭離智(nibbida):瞭解此生的存在是可憎的。
7. 欲解脫智(muncitakamyata):瞭解有迫切需求想要出離此生的存在。
8. 省察智(patisankha):瞭解以無常為基礎,為完全解脫全心修行的時候已經到了。
9. 行舍智(sankharupekkha):瞭解現在是從所有業習(sankhara)以及自我中心出離的時候了。
10. 隨順智(anuloma):想要趕快到達終點的智慧。

這些是可以在內觀課程中達到的層次。假使有人在短時間內到達目標,那麼這些層次便只能由回顧得知。只有在無常的了知上前進,並在某種程度上接受具資格的老師指導和幫助,才能到達這些層次。學員也應該避免有所期待地追求這些目標,這將會擾亂對於無常的持續了知;而光是對無常的持續了知,便足以達到目標。

現在,我就以在家修行者的立場,從日常生活中來說明可以從內觀靜坐獲益-就在此刻,就在此生。

內觀靜坐的最初目的是在自身內建立無常的體驗,到達身心內外的祥和及平衡的階段。這要全神專注于內在無常的感受才能達到。這個世界正面臨嚴重的問題是人類身心飽受壓迫。現在正是大家修習內觀靜坐的時機,學習如何在當今發生的事件中尋求寧靜之池。無常存在每個人的內在,在每個人的自身範圍內。觀察自身就可以找到,無常是可體驗的。當一個人感覺到無常,經驗到無常,能夠專注在無常上,便能由觀念構成的外在世界中解脫。對於在家修行者來說,無常是生命之寶,是可以儲藏安詳與平衡的能量寶庫,能利益自己也造福社會。

當無常的體驗經過適當的發展,便會觸動身心疾病的根部,不淨雜染便漸漸地被清除,這也是身心疾病的根源。這種體驗不只是舍離世間過出家生活的人才會經驗到,在家修行人也能經驗到。儘管有些障礙使得在家修行人無法安寧,但是有經驗的老師或指導仍舊能幫助學員在短時間內建立無常的體驗。一旦建立起來,接下來所要做的便是試著保持無常的體驗,但要謹記的是,只要一有時間或機會能往前邁進,就要用功到達壞離智(bhanganana-knowledge of bhanga)。

然而,對於尚未達到消融階段的人而言會有些困難。就好像內在的無常與外在身心活動之間在拔河一樣。所以最好明智地以格言──「工作時工作,玩的時候玩」來提醒自己。並不需要時時刻刻都在建立無常的體驗。能在白天或晚上撥出時間──可能的話,安排一個固定的時段來體驗無常就足夠了。在這時段,就要全神貫注于無常的覺知,試著將注意力放在身體。也就是說,應該要時時刻刻不間斷地覺知無常,別讓不利於進步的散漫和分心的念頭跑進來。如果無法如此專注體驗無常的話,就回到觀察呼吸-警覺專注,因為定(samadhi)是觀察體驗無常的關鍵。要有圓滿的定,戒必須要完善,因為定是以戒為基礎。為了能好好體驗無常,定必須是圓滿的。如果定夠穩固,那麼無常的了知也必定會透徹。

沒有特殊的技巧能用來建立無常的體驗,除了心的使用,將心調整到一種完全平衡的狀態,能夠將注意力投射于禪修的物件。內觀時的禪修物件是無常,因此,對於習慣將注意力集中在身體感受的人來說,便能直接體驗無常。在身體上體驗無常,首先應該在容易集中注意力的地方,然後移動注意的地方,從頭到腳,從腳到頭的移動,有時探索到身體內部。在這個階段,必須清楚地知道不是將注意力放到身體的解剖,而是物質結構-次原子微粒(kalapas)-它們不斷變化的本質。

如果能遵行這些方法,就一定能進步,但要進步還須要有波羅蜜(parami,功德善行,也就是個人在心靈上的的特質)以及在靜坐上的用心。如果證得更高的智慧,那麼了知無常,苦,無我這三個特性(三法印)的能力也會增加,也就能越來越接近聖人(ariya)的目標-這是每個在家修行人都能夠見到的目標。

這是科學的時代。現代人沒有理想國(utopia)。除非結果是好的,具體的,是真的,個人的,是此時此刻的,否則是無法被接受的。

佛陀在世時,他對卡拉馬族的人們說:

「注意了,卡拉馬族的居民,不要被傳聞、傳統或謠傳所誤導。不要被經典,或推論、邏輯或某些理論上的論點或認可所誤導,或有些看法符合某人的偏好,或因為尊敬老師的聲望。但當你能夠自己知道:這些事是不善的,應該苛責的,為智者所責難的;經由修習與觀察這些是會導致損失和悲傷-那麼你便要捨棄。但假使在任何時間,你能夠自己知道:這些事是善的,無可責難,為智者所讚揚;經由修習與觀察這些事會帶來福祉與快樂-那麼卡拉馬族居民,你們就要落實,安住於這些事。」

內觀的鐘聲已經敲響-也就是佛法、內觀修習的復興。毫無疑問地,對那些以開放心胸誠懇地在課程中接受老師指導的人來說,肯定會有結果-這些結果是能被接受為好的,具體的,真實的,個人的,此時此刻的-這些結果會對人有益,帶來安寧以及快樂的人生。

願所有眾生快樂,並願安詳散播全世界。

注:佛“Buddha”是完全覺悟的人。法“Dhamma”是特質。因此佛法“Buddha-Dhamma”是覺悟者的特質。所有人,無論誰,如果他們真正完全地覺悟 - 則必定有相同的特質:也就是說,完全從貪、瞋、癡中解脫。當我們修習佛法,便不會捲入特定的宗派。但願我們真正在自身內發展佛的特質-從貪、瞋、癡中解脫。要發展這個特質便要修習戒(sila)、定(samadhi)、慧(panna),這是普遍能接受的道理。──S.N.葛印卡http://sss2002.51.net/vipassana/discourse/discourse-73.html

沒有留言: